省份简称拼音
北京市(京jīnɡ)
天津市(津jīn)
河北省(冀)jì)
山西省(晋jìn)
内蒙古自治区(蒙ménɡ)
辽宁省(辽liáo)
吉林省(吉jí)
黑龙江省(黑hēi)
上海市(沪hù)
江苏省(苏sū)
浙江省(浙zhè)
安徽省(皖wǎn)
福建省(闽mǐn)
江西省(赣ɡàn)
山东省(鲁lǔ)
河南省(豫yù)
湖北省(鄂è)
湖南省(湘xiānɡ)
广东省(粤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ɡuì)
海南省(琼qiónɡ)
重庆市(渝yú)
四川省(川chuān、蜀shǔ、)
贵州省(黔qián、贵ɡuì、)
云南省(滇diān、云yún、)
西藏自治区(藏cánɡ)
陕西省(陕shǎn、秦qín、)
甘肃省(甘ɡān、陇lǒnɡ、)
青海省(青qīnɡ)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nín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xīn)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至1953年全国划分为六个大区(大行政区),1954年以后撤销大区,大区实际上属于军事政区为主
1949年六个大区下辖50个“省级行政区”,即30省、1自治区(内蒙古)、12直辖市、5行署区、1地方(西藏地方)、1地区(昌都地区);到1953年分六个大区和西藏、内蒙古,共计30省、1自治区、14直辖市、1地方、1地区。
1954年调整为31个省级行政区即25省、1自治区(内蒙古)、3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1地方(西藏)、1地区(昌都地区)。1958年,天津市并入河北省为地级市、省会。1965年全国调整为29个“省级行政区”即22省、5自治区、2直辖市,之后省级行政区一直基本稳定。 目前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包括未实际统治的台湾在内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江苏简称苏,但为什么都说江浙沪?是有什么含义吗?
江苏简称苏,但为什么都说江浙沪?是有什么含义吗?
江浙沪各取一个水系名词,江指长江,指代江苏之江,浙指浙江,指代浙江省之浙。沪也是上海一个水系。为什么用江浙沪而不用苏浙沪道理就在这里。就是全部以水系作指代。如果以苏浙沪,那就乱了,因为苏只代表鱼米之乡,不代表水系。
至于为什么江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政治大本营在北方,以北京坐北朝南眼光居高临下巡视南方,近的是江苏,远的是浙江,所以江浙排名先后有其政治上道理。至于沪,那是民国以来从江苏省屙出来的产物,排在江浙后是应有之理,无法争议。
第二,从音韵角度看,江浙沪是平仄仄,很顺口的。其他说去就拗口了,不符合中国语言规律。
第三,从经济看,江苏在三者中一直是领先的大省,北京从南方漕运大米金银丝绸,主要源于江苏,不仅是省级排名是这样,就是城市排名也是江苏城市在前,浙江城市在后。最典型的名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苏的苏州也要排在浙江的杭州前面。千年来约定俗成,受经济制的,谁也改变不了的。
第四,江浙沪各取一个水系指代,这样二省一市位置很清晰,如果改成浙江沪,那前面两字就重成浙江省去除江苏省存在余地。如果变成沪浙江,也是如此。或者变成浙沪江,那太拗口又不伦不类,因为中国省市自治区排列是省大于直辖市而非直辖市压过省的。
所以江浙沪排列最合政理地理经济之理与音韵之理,没有什么好争论的。有些地方主义硬拗,那是极少数地方保护主义者想法,却拗不过历史与全国人民共识的。
青、藏、川、滇、 鄂、 湘、赣、皖、苏、沪分别是哪个省和市的简称
青——青海省;藏——西藏;川——四川省;滇——云南省;鄂——湖北省;
赣——江西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沪——上海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扩展资料
中国各省的简称是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众多省份简称中,还保留先秦时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两个:冀和豫。从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继承中原文化正统,优势得天独厚。不光如此,“豫”字,还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中国地理气候大变迁。
在金文中,“豫”的字形,好像是一个人看着大象。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也经常发现商朝贵族田猎捕象的信息。这说明,在商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的。
野象、犀牛等种群的存在,证明中原地区曾经长期处于“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气候期大致在9000年前到5000年前,基本吻合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到商朝这段时间。进入周初,气候发生显著变化,野象栖息的地域也整体南移到淮河流域。
金文中,粤字是由“雩”演化而来,它的字形像是海洋上的气流受阻,巫师祈求降雨。《诗经》里,粤常和“越”通用,含义也是一样。
在先秦文献中,中原文化对长江以南沿海部族,统称为“百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骆越、于越等。从简称上看,粤(通“越”)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和越文化有关的省份。
广东的“粤”起源于南越国,这是一个已经完成中原文化融合的政权,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赵佗,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县。
在南越国建立之前,秦朝就已经完成了大范围的民族融合。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逃亡被捕者、入赘者和贾人进入百越。这批人口共有50万,其中大部分是商人。由此可见,岭南人的经商血统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简称
中国各省市的简称读音
北京市(京jing) 天津市(津jin) 河北省(冀ji) 山西省(晋jin) 内蒙古自治区(蒙meng) 辽宁省(辽liao) 吉林省(吉ji) 黑龙江省(黑hei) 上海市(沪hu) 江苏省(苏su) 浙江省(浙zhe) 安徽省(皖wan) 福建省(闽min) 江西省(赣gan) 山东省(鲁lu) 河南省(豫yu) 湖北省(鄂e) 湖南省(湘xiang) 广东省(粤yue)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gui) 海南省(琼qiong) 重庆市(渝yu) 四川省(川chuan、蜀shu) 贵州省(黔qian、贵gui) 云南省(滇dian、云yun) 西藏自治区(藏zang) 陕西省(陕shan、秦qin) 甘肃省(甘gan、陇long) 青海省(青qing)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ni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xin)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gang)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ao) 台湾省(台tai) 34个
各个地方的简称及读音
省份 简称 省会
北京市(běijīngshì) 京(jīng) 北京(běijīng)
上海市(shànghǎishì) 沪(hù) 上海(shànghǎi)
天津市(tiānjīnshì) 津(jīn) 天津(tiānjīn)
重庆市(chóngqìngshì) 渝(yú) 重庆(chóngqìng)
黑龙江省(hēilóngjiāngshěng) 黑(hēi) 哈尔滨(hāěrbīn)
吉林省(jílínshěng) 吉(jí) 长春(chángchūn)
辽宁省(liáoníngshěng) 辽(liáo) 沈阳(shěnyáng)
内蒙古(nèiménggǔ) 蒙(méng) 呼和浩特(hūhéhàotè)
河北省(héběishěng) 冀(jì) 石家庄(shíjiāzhuāng)
新疆(xīnjiāng) 新(xīn) 乌鲁木齐(wūlǔmùqí)
甘(gān)肃(sù)省(shěng) 甘(gān) 兰(lán)州(zhōu)
青(qīng)海(hǎi)省(shěng) 青(qīng) 西(xī)宁(níng)
陕(shǎn)西(xī)省(shěng) 陕(shǎn) 西(xī)安(ān)
宁(níng)夏(xià) 宁(níng) 银(yín)川(chuān)
河(hé)南(nán)省(shěng) 豫(yù) 郑(zhèng)州(zhōu)
山(shān)东(dōng)省(shěng) 鲁(lǔ) 济(jǐ)南(nán)
山(shān)西(xī)省(shěng) 晋(jìn) 太(tài)原(yuán)
安(ān)徽(huī)省(shěng) 皖(wǎn) 合(hé)肥(féi)
湖(hú)北(běi)省(shěng) 鄂(è) 武(wǔ)汉(hàn)
湖(hú)南(nán)省(shěng) 湘(xiāng) 长(cháng)沙(shā)
江(jiāng)苏(sū)省(shěng) 苏(sū) 南(nán)京(jīng)
四(sì)川(chuān)省(shěng) 川(chuān) 成(chéng)都(dū)
贵州省(guìzhōushěng) 黔(qián) 贵阳(guìyáng)
云南省(yúnnánshěng) 滇(diān) 昆明(kūnmíng)
广西省(guǎngxīshěng) 桂(guì) 南宁(nánníng)
西藏(xīzàng) 藏(zàng) 拉萨(lāsà)
浙江省(zhèjiāngshěng) 浙(zhè) 杭州(hángzhōu)
江西省(jiāngxīshěng) 赣(gàn) 南昌(nánchāng)
广东省(guǎngdōngshěng) 粤(yuè) 广州(guǎngzhōu)
福建省(fújiànshěng) 闽(mǐn) 福州(fúzhōu)
台湾省(táiwānshěng) 台(tái) 台北(táiběi)
海南省(hǎinánshěng) 琼(qióng) 海口(hǎikǒu)
香港(xiānggǎng) 港(gǎng) 香港(xiānggǎng)
澳门(àomén) 澳(ào) 澳门(àomén)
苏读音 苏怎么读
1、sū紫苏。下垂的穗状装饰物。组词:流苏;江苏省的简称。组词:苏、浙、湖、广;苏州的简称。组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更生、复活,通「苏」,组词:万物复苏。
2、复苏(拼音:fù sū)是汉语词汇。释义:复,指恢复。苏,苏醒。生物体或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生理机能极度减缓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苏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