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南北对峙”

南北对峙

历史上的南北对峙与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有密切的关系。淮河至秦岭一线为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南、北方的主要区域。南、北方内部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南北之间跨度很大,南北气候、环境、生产方式、社会文化乃至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是南北对峙的地理基础。

南北对峙多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峙,除了孙吴与曹魏(西晋)之间一度出现的短暂对峙为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外,其它的南北对峙均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之间的对峙。西晋衰亡后的十六国北朝与东晋南朝之间的对峙和北宋衰亡后的金、蒙古(元)与南宋之间的对峙时,北方政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骑射为业,男子都是天生的战士,长于骑兵野战,这使他们在军事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后,多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从而提高其社会组织上的效能;但他们久居北方,性习温凉,而不耐暑热,故其对南方的作战宜于秋冬时节。

南方汉人以农耕为业,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对水利的利用是其社会的主要特点;其治军以秩序和纪律见长,经过严格训练;其作战讲究部伍阵法,长于水战和守城战,多能利用江河水道进行人力物力的运输,故其对北方的作战宜于春夏时节。

南北双方可谓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南北之间、黄淮一带地形和气候上的特点,又使得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各自利弊半参。这一带既有旷阔的平原,又有纵横分布的江河水道,寒暑季节变化明显。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双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对方的短处。这种天时和地利上的特点,也使得南北双方在黄淮一带易于陷入一种拉锯式的角逐之中。

南北军事对抗一般以黄淮平原为主战场,而以淮河至秦岭一线为对抗线,这条对抗线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有一定幅度的摆动。

淮河以南,有较长的雨季,江河水道纵横,形成密集的江河水网,足以缓冲北方铁骑的冲击力。南方可以利用这些江河水道,构筑军事据点,扼守一些主要的通道,发挥自己水战和守城战的特长;另外,南方雨季湿热,北方人、畜皆不适应,也削弱了北方铁骑的冲力。这样,北方势力若越过淮河继续向南深入,便会面临气候和环境上的巨大困难。但是在淮河以北,情况就不一样了。淮河以北的河流,雨季相对较短,气候干燥,河流水流量有限,冬季又有封冻现象,容易渡涉,不足以阻挡北方的铁骑。南方势力若是越过淮河向北深入,则会面临补给线过长的困难。这样,作为中国地理上南北分界线的淮河不期而然间也成了南北对抗的一个分界线。

北方游牧民族每每趁中原政权的衰弱,凭借军事上的优势,透入中原,控制北方地区;而南方汉人政权在失去对北方的控制之后,多能凭借中原先进的社会文化整合南方社会,并发挥南方汉人社会的特长,保有江南半壁江山,从而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二、对峙的意思

对峙的意思是:两相对立,相持不下。

对峙,汉语词语,拼音是duì zhì,意思是指对抗、抗衡,也指两山相对耸立。

出自: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我军逐步后撤,退到张朴墕和十字墕村南,与敌人隔沟对峙。”

对峙的例句:

1、也许我们都曾勇敢而坚毅,只是,在与时间老人的对峙中,我们从来都不是赢家。

2、他那强健的体魄,使对峙的小偷不禁发起抖来。

3、两位剑客互相对峙,目光如炬,全身散发出杀气。

4、警察和歹徒势不两立,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

5、双方就这样剑拔弩张地对峙着,谁也不肯先让步。

6、这个歹徒困兽犹斗,与警察经历一番对峙后,才终于束手就擒。

三、对峙的含义

对峙 _读音_释义_出国留学网

[拼音]

duì zhì

[释义]

1.相对而立。2.对抗;抗衡。

[例句]

但中国接连发生的南北对峙,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南京政府已无力彻底解决外蒙事务。

四、对峙是什么意思啊

对峙意思:(动)两相对立,相持不下。

对峙读音:duì zhì。

对峙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资水》:“县左右二冈对峙。”

对峙例句

1.四面群山环抱,东、西灵山对峙,山坡上有古敌台矗立。

2.经过一番紧张的对峙,示威者同意坐上去德阳的大巴。

3.石门坊又名石门山,因山势结曲向南,两峰对峙如门,故名。

4.在与他的兄弟最后对峙时,他雍容大度地讲道:“你们当初是想害我,但神却是好意的。”

5.挪威水域的一条大西洋狼鱼和一只小虾的对峙。

五、对峙是什么意思急 词语对峙什么意思

1、对峙,汉语词语,拼音是duì zhì,意思是指对抗、抗衡,也指两山相对耸立。

2、出处

山峡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刘白羽《长江三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资水》:“县左右二冈对峙。”

唐·杨炯《浮沤赋》:“排两足而分规,擘波心而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