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个皇帝,那是哪三个皇帝的陵墓不在“明十三陵”之列?

因为一些特殊选的原因,有三个皇帝没有入了明十三陵,他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景帝朱祁钰他们都什么原因而没有入陵呢?

明孝陵修建用了25年,先后调动能工巧匠10万余人,规模庞大,占地170余万平方米。不光是朱元璋以后的历代明朝皇帝沿用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陵寝,就连清朝皇帝在修建陵墓时也进行了参照,因此明孝陵又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那时候,明十三陵还没开始修建,北京还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元璋不可能埋葬在儿子的封地上。最终,朱元璋葬入位于南京紫金山上的明孝陵。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孙子。由于被立为皇太子的父亲朱标英年早逝,幸运地成为了朱元璋的继承人。然而,1298年朱允炆称帝后,由于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限制和削弱藩王的权力,引起了燕王朱棣等人的强烈不满。第二年,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挥师南下,发起“靖难之役”。朱棣攻破了南京。在混战之中,皇宫起火。当大火被扑灭后,而朱允炆却消失不见了!

明景帝朱祁钰葬入景泰陵。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个皇帝。他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抗击瓦剌,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被推到前台当了皇帝。后来朱祁镇就被瓦剌放回来。然而,在1457年,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大臣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夺回了皇帝位置。朱祁镇将其以亲王的规格埋葬在北京西山景泰陵,而不是葬入明十三陵。

所以明朝16个皇帝只有13个在昌平十三陵陵区。长陵作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之后的所有继承者都是朱棣的子孙。

明朝一共16位皇帝,为什么明代皇陵叫做十三陵?谁的陵墓不在十三陵中?

自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到1644年明朝灭亡,期间一共经历了16位皇帝。明朝最初的两任皇帝朱元璋和建文帝是定都南京的,第三任皇帝朱棣在位期间迁都北京,之后的历任皇帝也都是定都北京且葬在北京,明十三陵就是定都北京的明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

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紫金山

朱元璋于1368年定都南京建立明朝,此后一直到1398年去世时都是以南京为都城,而且朱元璋死后就葬在南京。

朱元璋的陵墓名为明孝陵,是他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麓,前后修建历时25年左右,是明朝规模最宏大的帝王陵墓。

朱棣迁都北京后并未迁葬朱元璋,所以朱元璋的陵墓一直都是在南京,而不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中。

建文帝下落不明,无陵墓可言

众所周知,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当上皇帝的,其前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踪,他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

朱棣即位后曾多次派遣人员找寻建文帝的下落,但皆未能找到建文帝,正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始终下落不明,所以无论在南京地区还是北京的明十三陵中都没有他的陵墓。

明代宗的陵墓不在明十三陵中

明代宗朱祁钰的情况比较特殊,当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人所俘,瓦剌人本想以明英宗作为筹码威胁明朝投降,但是于谦及太后等人以大局为重议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因此登上帝位,是为明代宗。

后来瓦剌人见以明英宗作为威胁并不能令明朝就范,索性将明英宗放回北京,朱祁镇回京后虽被奉为太上皇,但很快就被明代宗软禁于南宫长达7年之久。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协助下成功复辟重登帝位,明代宗被废为郕王并于不久后去世,朝廷以亲王的规格将朱祁钰葬于玉泉山,其陵墓名为景泰陵,不在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

崇祯的陵墓在十三陵中

估计有不少人对崇祯皇帝陵墓的情况存在疑问,事实上崇祯皇帝陵墓的情况确实是比较特殊的。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朱由检自缢殉国,李自成将朱由检及其周皇后葬于崇祯田贵妃的陵墓中,原因是当时崇祯自己的陵墓还没开始修建。

崇祯在位十七年为什么没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一种说法是崇祯之前请风水师找过吉地但风水师说要在崇祯十七年后修建才是吉时,所以崇祯殉国时还没开始修建陵墓;另一种说法是说崇祯忙于国家大事无心修建自己的陵墓,本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后来顺治帝入关后重新修缮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田贵妃的合葬陵墓,因为该陵墓刚好也在十三陵范围内,所以说崇祯的陵墓是在明十三陵中,名为明思陵。

由此可见,在明朝的16位皇帝中,明太祖死后葬于南京紫金山,建文帝下落不明没有陵墓,明代宗死前被废为王,除此以外的13位明朝皇帝都葬于北京天寿山麓,所以叫做明十三陵。

明朝十六个皇帝只有十三陵,那另外三个在哪里呢?

都知道,北京的“十三陵”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遗址。很多人喜欢在业余时间参观明朝辉煌的墓地,早在十四世纪,它就被用来埋葬明朝皇帝。直到200年后最后一位崇祯皇帝去世,这里有13座皇陵和7座妃子墓,其中皇帝13人,后妃众多。

但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实际上有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13个皇帝睡在这里?其他三位葬在了哪里?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元朝末年,他乘势而上,通过红领巾军打天下。最终,横扫元朝,建立了南京大明政权。

其实,在明初,它的寿命相对较长,但随着生活越来越舒适,由于君主的不作为,官员们相互勾结。朝廷内部腐败腐化,女真人乘虚而入。当时,政治形势受到太监的严重操纵,明朝亡国的速度非常快。不久,当地人民起义,最后被打败了。大顺农民军入侵北京时,崇祯皇帝上吊自杀。

虽然,帝王已死,但余剩的明朝仍挣扎了近40年才终于筋疲力尽。于是,明朝被彻底摧毁了。

从这段历史时期,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在早期是国家的首都。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成了留都。在明成祖的开发建设下,明朝正式北移,结束了南明时代。后来,去世的皇帝自然都葬在北京。

哪三位皇帝没有葬在这里?他们现在埋在哪里?

首先,第一个“失踪”的皇帝是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他去世时,明朝的都城还在南京,所以,他自然葬在南京,即现在的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风格雄伟,沿袭了唐宋时期的陵园风格,取得了突破,建筑中间的亭台楼阁极为华丽,周围有30多座寺庙。

皇陵内有10万棵松树和数千只驯鹿,为了保护陵园的安全,有专门的警卫,从5000到10000不等。清朝时期,许多清朝皇帝在南巡时都为他们设置了专门的卫兵。

第二个未能葬在十三陵的是朱元璋的孙子。有理由说,他祖父退位后,他的父亲应该继承他当皇帝。然而,最终他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个皇帝。结果,许多人不满意。从南京到北京,一路和他叔叔作战,没有反抗力的朱允炆只能逃跑。

从那以后,就没有了消息。朱棣虽然命令大家到处找他,但始终没有他的消息。他也没有找到自己和尸体,自然,他不能为他建造陵墓。换句话说,他没有自己的皇陵。

最后一位皇帝是朱祁钰没有葬在皇陵里。事实上,王位原本是他哥哥朱祁镇所有,但后来受太监的鼓动,他被蒙古人俘虏。后来,在著名大臣于谦等人的支持下,朱祁玉为了不受蒙古人的威胁,正式成为皇帝。

在那之后,他觉得很尴尬,因为他不知道是否要把朱祁镇带回去,回来后如何安排他也是个问题。但不管怎样,既然他已经稳坐王位,就没有王位的威胁。

之后,朱祁钰他把朱祁镇带回来,名义上尊称他为太上皇,但实际上把他软禁在皇宫里。后来,朱祁钰病倒卧床不起,石亨将军负责指导太子处理政务。之后,与朱祁镇勾结,恢复了皇位。

虽然,朱祁钰在历史上确实是明朝的皇帝,但当时并不承认。朱祁镇登基后,朱祁钰被恢复了原来的王爷身份。按照道理,王爷不能葬在明十三陵。他死后,只能葬在西郊的金山。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在有十六位皇帝的明朝,天寿山上只有十三座陵墓。除了有特殊情况的三位皇帝,其余的人都睡在那里。

景泰皇帝朱祁钰明朝什么时期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二十九(死时尚不满29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明宪宗即位后,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

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皇家陵寝的明陵由来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建元洪武(1368),到崇祯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时间277年,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外,其余15皇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

太祖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称明孝陵;明景帝朱祁钰,因英宗复辟遇害,初以王礼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间恢复帝号,又将王坟稍扩其制,改为帝陵,世称景泰帝陵。其余的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境的天寿山一带,通称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还有生前没有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尊为帝的,也营建了陵园。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凤阳原墓建为明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懿祖恒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遂就江苏盱眙熙祖原葬处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原为兴献王,朱厚熜入继大统后,追尊其父为睿宗献皇帝,将湖北钟祥原王坟扩建为显陵。

我想知道明朝有几个皇陵啊

明朝皇陵十三陵,位于昌平县天寿山下的盆地中:包括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处,统称十三陵

还有南京的明孝陵,到北京西山的景泰陵

明最后一亡国皇帝死后葬在另一地方(亡国之君,自然没有气派的皇陵) ——这个严重不对,思陵就是崇祯帝(思宗)朱由检的陵。 十六帝中,代宗朱祁钰没葬在十三陵,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朱元璋葬南京,朱允炆不知下落。所以剩十三陵。

明景帝葬于西山,明太祖葬于南京孝陵,明惠帝下落不明,故无墓。其余十三帝之陵均在昌平十三陵,崇祯帝之陵即为十三陵中最小的思陵,本为其田妃之墓。

年号 纪年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洪武 1368 太祖 朱元璋 洪武元年正月(1368.1) 41 31 71 朱世珍之子

建文 1398 惠帝 朱允文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 22 4 朱元璋之孙

永乐 1402 成祖 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1402.7) 43 22 65 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 1424 仁宗 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 47 1 48 朱棣之长子

宣德 1425 宣宗 朱瞻基 洪熙元年六月(1425.6) 28 10 38 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 1435 英宗 朱祁镇 宣德十年正月(1435.2) 9 14 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 1450 代宗 祁钰 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 22 8 30 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 1457 英宗 朱祁镇 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 31 8 38

成化 1464 宪宗 朱见深 天顺八年正月(1464.2) 18 23 41 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 1487 孝宗 朱佑樘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 18 18 36 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 1505 武宗 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 15 16 31 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 1521 世宗 朱厚璁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 15 45 60 朱右樘之侄

隆庆 1567 穆宗 朱载后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 30 6 36 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 1572 神宗 朱翊钧 隆庆六年六月(1572.7) 10 48 58 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 1620 光宗 朱常洛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 39 1月 39 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 1620 嘉宗 朱由校 泰昌元年九月(1620.10) 16 7 23 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 1627 思宗 朱由检 天启七年八月(1627.10) 18 17 35 朱常洛之第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