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分为哪几种类型
海岸的定义:它是指海洋和陆地交接地带
海岸的类型:根据塑造海岸的主导因素和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包括侵蚀海岸、断层海岸;平原海岸,包括砂(砾)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主要类型.
中国海岸的主要类型为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和生物海岸.其中平原海岸分为三角洲海岸和淤泥质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分为侵蚀基岩海岸和堆积基岩海岸;生物海岸分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海岸带的海岸分类
1.根据海岸动态可分为堆积海岸和侵蚀性海岸;
2.根据地质构造划分为上升海岸、下降海岸和中性海岸(没有变动的海岸);
3.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可以分为板块前缘碰撞海岸、板块后缘拖曳海岸和陆缘海海岸;
4.根据近代作用于海岸的地质过程可以分为原生海岸和次生海岸(海洋营力和海洋生物塑造的);
5.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可把海岸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平原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海岸有哪几种类型?
按不同的海岸形态和成因划分的各种海岸类别。在海岸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海水运动、海面变动、原始地貌、入海河流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海岸形态。按其形态和成因可分为:(1)平原海岸。又称“沙岸”,由巨厚而松散的沉积物组成,这种海岸平直、单调,岸上地势平坦,有些地方多沙洲、浅滩。主要以分布在大河入海处的三角洲最为典型。
(2)基岩海岸。主要由比较坚硬的基岩组成,并同陆地山脉或丘陵毗连。这种海岸地势险峻,岸线岬湾曲折,坡陡水深,岛屿星罗棋布,多天然良港。
(3)生物海岸。是生物(活的和死的)对海岸的附加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有红树林海岸与珊瑚礁海岸。
海洋环境分带及海岸类型
1. 海洋环境分带
海洋的环境系统非常复杂,从海岸线到深海,由于水深的变化和离陆地越来越远,其环境特点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水深和环境特征,从陆地向海洋方向依次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图 8-1),其海底地貌单元相应称为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深海盆地、大中洋脊(图 8-1)。
图 8-1 海洋环境分区及海底地貌单元(据程捷等,1999,修改补充)
滨海 滨海带(littoral zone)是低潮面与特大高潮面之间的部分,通常可划分为后滨带(backshore zone)(潮上带,supralittoral zone)、前滨带(foreshore zone)(潮间带,intertidal zone)和外滨带(临滨带,off zone),其中外滨带为从低潮面到水下岸坡部分(浪基面位置)。滨海带的宽度差别很大,主要受地形和潮差的影响。一般在泥质海岸或非常平缓地形的海岸带,滨海带很宽,可达几十千米; 而在地形比较陡的基岩海岸,其宽度比较窄,只有几米或几十米。滨海带的环境变化大,海水时没时露,水动力作用强烈,生长有陆地和海洋生物。后滨带长期露出海面,海水作用的时间短暂,但常遗留下先前海水作用形成的地貌,如海滩、海蚀崖、海蚀凹槽等。前滨带,即潮间带,是随着涨潮和退潮,时淹时露,并受到海水的强烈改造作用,是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地带。在海水的作用下形成沙坝、沙嘴、海滩、波切台、海蚀凹槽等地貌。
浅海(shallow sea)是从零米(低潮线,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准)到水深 200m 的水域,浅海的海底称为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浅海水域阳光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含氧量高,生物繁盛,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地带,如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较浅的水域,波浪作用常可影响到海底,使沉积物形成波痕、斜层理等沉积构造; 而在较深的水域,只有巨大的波浪才能作用到海底,形成风暴岩等。在有河流入海的区域,海底被河水侵蚀可形成水下谷地。在第四纪的低海面时,现今浅海的海底可部分露出水面,形成海积阶地、沙坝等地貌,但现今都位于海平面以下。
半深海(bathyal sea)是从水深 200m 到 2000m 或 4000m 的水域,其海底称为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在太平洋,由于没有大陆基的发育,从大陆坡通过海沟直接过渡到深海盆地,因此水深可达 4000m; 而在大西洋从大陆坡经过大陆基再到深海盆地,所以大陆坡脚水深在 2000m 左右。半深海水较深,下部阳光难以达到,营养物质远不如浅海丰富,因此该海域生物种类较浅海少,而且主要是生活在表层海水的浮游和游泳生物。在大陆架与大陆坡过渡区域,在一些诱发因素影响下可形成一种密度较高的浊流(turbidity current),并顺大陆坡而下侵蚀坡面形成海底峡谷(submarine canyon)。
深海(deep sea)是水深大于 2000m 或 4000m 的水域,海底包括大陆基(continental rise)、深海盆地(abyssal basin)和大洋脊(oceanic ridge)。深海的水体性质与半深海相似,但海底地貌有较大的差别。
2. 海岸类型
海岸(coast)是海洋与陆地分界靠陆的一侧,其分界线为海岸线(coast line)。海岸线是海平面与陆地的交线,通常以平均海平面为准。海岸的形态、物质组成和形成原因,在不同的地区是各种各样的,差别甚大,如有悬崖峭壁的海岸,也有平坦宽阔的海岸; 既有岩石裸露的海岸,也有生物茂密的海岸。因此,海岸类型就有不同的分类。
(1)成因和形态分类
A. N. Strahler 根据海岸的成因和形态分成 8 种类型的海岸,即里亚式海岸(下沉海岸)、峡湾式海岸、断层海岸、堤障沙岛海岸、三角洲海岸、火山海岸、珊瑚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图 8-2)。
图 8-2 海岸的类型(据 A. N. Strahler 等,1978)
里亚式海岸(Rias coast)发育在新构造运动的下降区,由沉没的山谷和山脊组成交错分布的海湾和海岬,海岸线曲折,海岸坡度较陡,基岩裸露。
峡湾式海岸(fjord coast)是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冰川谷地被海水淹没所形成的长条状海岬和峡长海湾交错出现的海岸,海岸线曲折,海岸坡度陡,基岩裸露。
断层海岸(fault coast)是由断层上升盘构成的海岸,此海岸陡峭,海岸线多平直,海水深。
堤障沙岛海岸(offshore-bar coast)是由障壁岛或离岸沙坝构成的砂质海岸,多分布在海平面下降区,沿岸有大量的澙湖发育,海岸平缓,多为泥沙质。
三角洲海岸(delta coast)就是三角洲地区的海岸,海岸平坦,泥滩发育,海岸线多曲折,海岸平缓,多为泥沙质。
火山海岸(volcanic coast)是由火山岩构成的海岸,沿岸有大量的火山锥分布,在太平洋的西海岸和加勒比海较发育。
珊瑚礁海岸(coral coast)分布在热带水域,由珊瑚礁构成,如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mangrove coast)也分布在热带海域,沿岸生长大量的红树林或发育红树林沼泽。
(2)物质组成分类
也有人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把海岸分为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图 8-2)。
基岩海岸(rock coast)是指由未经移动的岩石组成的海岸,这种海岸一般有陡峭的岩壁,或凹凸的海岬和海湾,海底坡度大,海浪作用强烈,如里亚式海岸(下沉海岸)、峡湾式海岸和断层海岸属于这种类型。
砂质海岸(sand coast)是由沙粒构成的海岸,海岸平缓和松软,发育沙滩,如堤障沙岛海岸。
泥质海岸(puddly coast)主要由泥质构成的海岸,地形非常平坦,有大量的泥滩发育,海岸松软,在三角洲地区常有这种海岸发育。
生物海岸(biogenic coast)有生物生长的海岸,如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3)构造运动分类
上升海岸(elevated coast)由陆地上升或海平面下降形成的海岸,这种海岸多分布在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区。海岸多为基岩,海岸坡度陡,保留古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穴、古波切台等。
中性海岸(neutral coast)陆地或海面升降都不明显地区的海岸。海岸平缓,沙滩、泥滩发育,砂质海岸、泥质海岸多属这种类型。
下沉海岸(sinking coast)因陆地下降或海平面上升,部分陆地沉没于海水以下形成的海岸。海岸多为基岩,几乎无古海岸地貌保存,常形成三角湾、峡湾,海岸线曲折,多岬角、半岛和岛屿,并有深水道和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