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表现形式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其程度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1。指数就是一个相对数,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两个时期相比较得到的相对的变化指标。简单地说,1件衣服年初卖100元,年末卖110元,年末价格是年初价格的110%,物价涨了10%。
了解了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之后,要把物价指数算出来。物价指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口径。产品划分为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如果只考虑消费品物价水平,计算的时候就会得到零售物价指数,也就是消费物价指数(CPI)。
二、文学痛苦指数 阅读理解
假如你是个作家,正在写一本小说,不管这是本科幻小说或是动物小说,如果没有悲惨、痛苦、喜悦、快乐这些词,就很难像一本小说。
来自布里斯托大学和伦敦大学的研究者们做了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在Goog1e上筛选了超过五百万本的电子书,并且创造了一种“文学痛苦指数”,他们按照出版年份将书籍内所有与痛苦有关的词数与所有与幸福有关的词数相减,就能得到该指数。
接着研究人员将“文学痛苦指数”与人们所熟知的“经济痛苦指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总和)进行比较发现,某一年的“文学痛苦指数”与前十年内的“经济痛苦指数”的平均值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当年出版的书籍里面有大量与“痛苦”有关的词出现时候,就意味着前十年内的经济形势相当糟糕。他们把这项研究发表在了《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PLOSONE》)上。
如果研究人员碰上像莎士比亚这类天才作家,可能会使他们的研究失灵,因为在莎翁的作品中,即使是天崩地裂的痛苦,他也很少直白地用“悲惨”、“痛苦”这类词语。奥赛罗的绝望莎士比亚是这样写的:“你们问一问那个顶着人头的恶魔,为什么要这样陷害我的灵魂和肉体?”而哈姆雷特的仇恨和痛苦则是这样描写:“从这一刻起,让我掳除一切疑虑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
好在大多数作家如同汪峰一样,把孤独、自由、迷硭、绝望这类词标配在作品里,让“文学痛苦指数”的关键词检索有了可能。
不少经济学家擅长从Goog1e中搜索关键词,从而窥探经济的走向。Goog1e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在2009年时表示,美国网民的搜索习惯表明,美国经济已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瓦里安说,从3月份开始,Goog1e用户搜索“失业救济金”或“就业中心”相关信息的人数开始出现下滑,而对“住房”和“房地产代理”的搜索量却有所增长,这表明美国经济和房地产业正逐步升温。
《经济学人》创造的“衰退指数”也异曲同工,它专门追踪最近一个季度中报纸中使用“衰退”这个单词量。该指数的优势在于很及时,传统GDP数据要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四个礼拜发布的,而“衰退指数”则可以立刻获得。该指数曾精确定位了美国从1990年到2007年之间衰退的开始点。
有一点我很好奇,假如把“文学痛苦指数”的研究用于社会科学会怎么样?我怀疑如果一个时期的报纸书籍大量出现“道德”这个词,则可能是一个社会道德指数最低的时期,如果报纸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正义”、“廉洁”或者“和谐”,那么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缺乏公正、腐败和贫富分化严重的时期。
三、痛苦指数的计算公式
该指数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相同的,失业率上升1%与通胀率上升1%对人们构成同样程度的“痛苦”。以当前美国的痛苦指数计算为例,Misery Index (12.97) = Unemployment rate (9.1) + Inflation rate (3.87) , 即: 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胀率
有调查表明,公众对于通货膨胀的忍受力是失业的1.6倍,因此有人提出痛苦指数的公式应该为:痛苦指数 = (通货膨胀百分比/1.6)+ 失业率百分比
四、通胀会引起什么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的角色
稳定的小幅度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影响是难以重新谈判降价,特别是对薪资与合约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物价若缓步上涨,则相关的价格便较易于调整。有多种物价会‘滞留降价’,但悄悄上涨。所以零通货膨胀(物价维持平准)的效应会以降低价格、盈利、与雇员数的方式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若干公司的执行部门视温和的通货膨胀为‘润滑商业巨轮’。追求完完全全的价格稳定会带来极具毁灭性的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将导致破产与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
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基本投资诱因。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对低阶层者而言,通货膨胀通常会提高由经济活动之前的贴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通常导因于政府提高货币供给政策。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所能进行的影响是对停滞的资金课税。通货膨胀升高时,政府提高对停滞的资金的税负以刺激消费与借支,于提高了资金的流动速度,又增强了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在极端的情形下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增强不确定性可能会打击投资与储蓄。
重新分配
领取抚恤金之类固定收入者,其收入可能重新分配至非固定收入者,而大部分的薪资所得则用来应付通货膨胀。
同样的,固定金额的放款者,其资产可能会重新分配给贷方(若放款方对通货膨胀猝不及防或无法调整金额)。例如,政府通常是贷方,降低政府负债会将资金重新分配回政府手中。这种情况有时被视为通货膨胀税
国际贸易:若国内通货膨胀率较低,遭削减的贸易余额会破坏固定汇率。
鞋底成本:因为现金的价值在通货膨胀时会萎缩,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因此会倾向持有较少的现金。此词表示真实的成本会更经常流向银行。(鞋底成本一词是句玩笑话,意指因走到银行而磨损鞋底所产生的成本。)
菜单成本:商号须更勤于改变产品价格。此词表示餐厅用于改印菜单所需的成本。
恶性通货膨胀:若通货膨胀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会干扰到正常的经济活动,损害供给能力。
在一经济体中,会有若干部门编入通货膨胀指数,而若干部门没有,通货膨胀行为会自未编入的部门向编入的部门重新分配。在影响幅度小时,这属于一种政策性的选择,不对储蓄而对变现优先权与手头资金课税。若影响超出一定幅度时,则其效应歪曲,成为个人‘对通货膨胀的投资’,也就是鼓励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
因为以上打击通货膨胀的理由都高于打击其预期行为与打击持有大量资金所需的小幅影响,大部分的中央银行顾及物价稳定性,都以可见但极低的通货膨胀为目标。
痛苦指数(misery index)
痛苦指数于1970年代发表,代表令人不快的经济状况,等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总合。其公式为:痛苦指数 = 通货膨胀百分比 + 失业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众对相同升幅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现代经济学家不同意以完全负面的‘痛苦’一词来形容上述通货膨胀机转的负面冲击。实际上,经济学家中有许多认为公众对温和通货膨胀的成见是来自其相互影响:群众只记得在高通货膨胀时期相关的经济困难状况。以现代经济学家的观点来说,温和的通货膨胀是较不重要的经济问题,可由对抗滞胀[stagflation](可能由货币主义[monetarist]所刺激)来作部分中止。
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在日本)曾鼓吹以较高的通货膨胀作为经济衰退的一个解决方案。
所有对通货膨胀的调查都显示出新古典经济学派学者与一般大众对温和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损害有岐见:公众仍然认为其损害剧烈,而财政型经济学者视其损害为微不足道,许多学者甚至说一点伤害也没有。
因通货膨胀具重分配之性质,反对承受通货膨胀重负的意见落居下风。因为资本利得税为名目数额,所以通货膨胀被主张为与‘富人税’一样重要,而低度通货膨胀的社会会倾向于财富凝结。
五、痛苦指数就是失业率加赤字率
C 由⑤引入关于“幸福和痛苦”的话题,然后④明确“幸福指数”的概念,①③②对幸福指数进行理论阐述,⑥和语境中的“痛苦指数”进行比较陈述,指出“幸福指数”与“痛苦指数”的不同之处。综上所述,答案应为⑤④①③②⑥,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