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什么?

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会给春耕的农作物造成较严重的损害,尤其是一些返青或拔节生长冬小麦会受到冻害,作物幼苗也会大量被冻死,对未来收成影响非常大。

就北方地区来说,倒春寒出现时,会导致花生、蔬菜、棉花以及小麦等烂种,就算不完全烂掉,这些春耕的种子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播种出来的作物质量也不是很好,可见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每年倒春寒易发生时期,农民们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从南方地区来看,会导致水稻的烂种烂秧。因为该时节南方地区阴雨天比较多,在持续雨水的浸泡下,如果突然出现降温,稻种和稻苗会容易腐烂。受其影响,人们不得不延迟播种,这样水稻耕种规律也就受到了影响,进而影响水稻正常成长结穗。

倒春寒的原因:

中国春季(3月前后)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其间常有从西北地区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一般来说,当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

而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播种水稻遇上“倒春寒”,该怎么办呢?

每年的育秧季节,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倒春寒,只是时间早晚和长短有差异!倒春寒常发生在3-4月,直接影响种子出苗、生长,致使秧苗的生理机能失调和诱发病害,导致烂秧死苗,既损失良种,又贻误农时。那么水稻育秧遇到倒春寒的话,该如何防治?

育秧遇到倒春寒该如何防治?

温度调控:能盖膜的田块可以盖膜保温,若不能盖膜的田块,应在气温回升时加强管理,如追施肥料,促长壮苗,保存量秧苗。

水分管理:对于湿润育秧秧苗的,苗弱时或仅出刚出苗,不要急于灌水。早上放水晒田,促进弱苗生长,在晚上可以浅水保温。

施用调节剂:推荐使用乙蒜素和胺鲜酯兑水喷雾,实现保苗促生长。

合理补种:针对出苗情况及受害严重程度,确定是否要补种!一般遭遇倒春寒,影响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导致根芽不齐,仅有少部分种子还可以继续发芽生长。如果出现烂种的情况,在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补种。

预防倒春寒发生有哪些措施?

1、改善土壤环境

要选择排灌方便、土质好的田做秧田,基肥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氮磷钾相结合,农家肥一定要腐熟。追肥要看苗情、天气变化,如温度低、多雨阴天,氮肥要少施,有助于减轻低温阴雨的危害。

2、把握时机,适时播种

3、以水调温

在倒春寒到来时进行深水护苗,采取“夜灌日排”、“晴灌雨排”,调节秧苗水、热、气状况,灌水要根据不同秧龄而灵活措施。播后立针期,若温度不是太低,不必灌水,只需保持湿润;长成秧苗后,降温不大时,浅水润田即可,气温下降大,可增加灌水深度;如果持续低温,灌水时间较长,要在中午排水,晚上回灌。

4、及时防治病害

低温天气常诱发生理性病害发生导致烂秧,要提前注意预防。

     水稻遇到倒春寒,一定要及时防治。

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影响 倒春寒指的是什么

1、在气温不断回升的背景下突然出现“倒春寒”,而且降温的幅度比较大,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其中对早稻的影响较为明显。倒春寒期间,长江中下游早稻往往正处于播种育秧阶段,如果防范措施采取的不好,突然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就会造成早稻烂种烂秧。

2、倒春寒又叫早春冻害,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后期出现阶段性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即为春季气温回升以后,因寒潮到来,又突然急剧降温,最低气温达到0摄氏度左右的天气过程。

“倒春寒”是什么意思?

倒春寒是指春季的时候,气候开始变暖,但是冷空气突袭,从而造成连续的低温天气,此事的寒冷度不亚于冬天,倒春寒最大的危害就是对农作物的危害比较大。

其实这种现象也有很多的天气原因所导致,也就是过完年以后天气在逐渐回暖,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阻碍,比如说冷空气的入侵,当这样的现象一旦发生之后,就可能会使当地的气温逐渐下降,并且会使人感受到明显的温度之差,而在春节的时候也最害怕这种现象存在,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开心的日子,可是非得穿得非常臃肿,难免会让人感到放不开。

倒春寒会持续多久

倒春寒一般会出现一到2次,每次的持续时间为半个月,大约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有些年份只会出现一次倒春寒,有些时候会有第二次倒春寒,但是不管如何,时间都会控制在两个月左右的

倒春寒什么时候结束

4月初会结束,天气开始变暖。

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意思就是说在初春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可快要结束的时候又骤然降温。这样的天气对农作物来说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这个时期,农作物的防冻能力已经非常弱了,一旦出现了倒春寒的现象,很容易出现冻伤甚至是冻死现象。

倒春寒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倒春寒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倒春寒,一般就是3月左右。一般影响生长,甚至影响产量,比如春播小麦、杏树等都可能收到倒春寒的影响。

下面是引用百度百科的

倒(dào)春寒(英文late spring coldness),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倒春寒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林业和农业气象灾害,是指春天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并造成大范围地区树木和农作物持续受冻害的天气气候现象。倒春寒常引起我国北方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烂种现象,也会影响我国南方水稻播种出苗和生长,给农业和林业生产等带来严重危害。

在农业生产上,倒春寒其实仍属春季低温阴雨范畴。因为在出现时间上偏晚,危害性更大,因此农业上将其区别对待。这是因为,早春农作物播种都是分期分批进行的,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仅危害和影响一部分春播春种作物,且早春低温阴雨多数是在春播作物的针芽期、大多数果树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其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亦较强。而一旦过了“春分”尤其是清明节之后,气温明显上升,春播春种已全面铺开,各类作物生机勃勃,秧苗进入断乳期,多数果树陆续进入开花授花期,抗御低温阴雨能力大为减弱,若这时出现倒春寒天气,就面临大面积烂秧、死苗和果树开花座果率低之灾,其它春种作物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

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常年2-4月,江南地区先后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大忙季节。在此期间冷暖空气相互交绥,当北方冷空气南侵到江南和华南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造成低温连阴雨天气,当日平均气温在12°C或以下,连阴雨3一5天;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且日最低气温降到5°C以下,均可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这样不仅损失大量种子,而且因补种延误播种季节,使早稻成熟期延迟,影响晚稻栽插,使晚稻抽穗扬花期易受低温危害。近30多年中,以1951、1969、1970、1976年的天气气候条件最差,造成严重烂秧,一般烂秧率超过30%,有的达50%。如1970年仅广西地区烂种就达1亿斤以上;1976年,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损失谷种达7亿斤。此外,对已播棉花、花生等喜温作物也常常造成烂种死苗;并影响油菜的开花受粉,及角果发育不正常,降低产量;有时影响小麦孕穗,造成大面积不孕或籽实质量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