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钱谦益为何反清也洗刷不了自己的罪名?“水太凉”打断了明朝文脉
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五日,清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到南明弘光政权京城——南京城下, 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久爵、保国公朱国弼 等人代表明朝勋贵武官, 大学士王铎、大学士蔡奕琛、礼部尚书钱谦益 为代表的明朝文官,决定开城门,跪迎多铎率领的清军,准备献城投降清军。
至此,清军不费吹灰之力而得到南京城,南明弘光政权宣告覆灭。
因为钱谦益他这个人不仅仅是明朝末期东林党真正的首领,曾经更是天下无数书生文人士子心中的文坛盟主,可以说在很多书生士子心中,钱谦益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天下楷模。
如果说崇祯的死代表明朝的灭亡,那么钱谦益的投降,代表着明朝文人气节的崩塌,这是明朝士大夫阶层精神支柱的垮塌,让全天下无数的官员、文人、士绅、书生、士子在彷徨无措,犹豫动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没有投降前的钱谦益可以说就是南宋时期的文天祥、陆秀夫的地位,可惜这位明朝“文天祥”投降了。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年少成名,以文采名扬天下,无论在官场、文坛还是民间,都有着异常巨大的影响力。
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他的投降清朝,一直流传着 “水太凉” 和 “头皮痒” 的 历史 故事。
尤以“水太凉”之说广为流传,大概意思是说:清军占领南京城后,钱谦益声称要效仿屈原,投水殉国,死节明朝。结果到了真要投水时,又说河水太凉了,转而向清军投降,从而活了下来。
根据史料, “头皮痒”的 历史 故事应该是真的 , 至于“水太凉”的 历史 故事恐怕是一些对钱谦益人品极其不屑的人故意杜撰出来调侃钱谦益这位曾经的文坛盟主的。
关于 “水太凉” ,确切的说最早是出自 《蘼芜纪闻》 这本书,而这本书据说是引用《扫轨闲谈》(已佚失)的内容: “乙酉王师(指的是清军)东下,南都(指的是南明弘光政权京城——南京城)旋亡。名妓柳如是此时已经是钱谦益的妾室,颇有气节,劝说宗伯(指的是钱谦益)死,宗伯极不情愿,面对爱妾,只能佯应之。于是大摆宴席,告诉全天下,自己将效仿屈子沉渊的高风亮节。等到日暮,宗伯彷徨凝望西山风景,探手水中曰:冷极奈何!遂不死。”
为此,著名学者陈寅恪做过考证: “尚湖和西山都在常熟地区,当南京城被清军占领的时候,钱谦益柳如是二人都在南京城的白下地区,时间和地点都有较大的冲突,所以这个 历史 典故应该是假的。”
由此可见,这段 历史 故事的记载的时间地点都是不对的,不足为信。
再来说说 “头皮痒” 这个 历史 故事。这个 历史 故事出自 《恸馀杂记》 : “豫王(清朝豫亲王多铎)下江南,下令所有汉人剃头,汉人百姓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奥,则毙辫而人矣!”
钱谦益这个天下敬仰的文坛盟主以“头皮痒”为借口,在全天下汉人不管是官员士绅地主书生士子还是平民百姓都强烈反对清朝的剃发令的时候,选择了剃发留辫子。
不过,剃发降清的钱谦益,在清朝做了一段时间的官后,又想着辞官回乡。
之后的他,又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愧疚感爆发,还是为了挽留一点自己的名声,开始在暗中支持反清复明的活动,不仅大力资助抗清仁人志士,还致书某些南明官员,传递清朝情报,劝投降清朝的那些明朝将领反正。
晚年的钱谦益,为反抗清朝的事业出力很多、甚至两次因此被清朝逮捕入狱,清朝忌惮他的庞大名声,没有拿他怎么样,但一个老人几次入狱依然无怨无悔,继续坚持反抗清朝。
不过,不管“水太凉”和“头皮痒”这两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也不论钱谦益在晚年多次反抗清朝的行为。
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不是晚年那些反清事业所能抵消的。他代表着明朝文魁,汉人文魁对蛮族的清朝俯首称臣,对于明朝的官员士绅书生士子来说,这代表着知识界彻底投降清朝,他们所信奉的儒家精神就此崩塌。
可以说钱谦益的投降与剃发,也是南明政权只坚持了18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这位曾经有着巨大影响力的 历史 人物,世人不管是学者专家还是民间给予的评价基本都是负面的。
清朝乾隆皇帝在主持编纂的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中,对钱谦益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钱谦益等人自诩为清流,居然还能厚颜投降,还不如金堡、屈大均等人,他们虽然幸生畏死,但是不再侍奉清朝,而是变成僧人之流,当然他们都是属于丧心无耻之徒,若他们都能死节殉国,则今日也肯定在予旌之列。他们即不能舍命殉国死节,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的行为,不配为忠君爱国之榜样。”
著名明史专家 吴晗 也曾经对钱谦益进行大力批判: “钱谦益的人品实在太差,年轻的时候是个浪荡子弟,中年的时候特别热衷于当官的政棍,晚年时期是投降清朝的汉女干,居住在乡里是大土豪劣绅,在朝堂上是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没有丝毫自己的立场,没有一点民族气节,除了想做官,做大官以外,从来没有想过别的,最后的反清运动只能说是他对自己名声气节丧尽的恐惧而产生的回光返照。”
钱谦益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年少成名、文采斐然,他热衷官场、争权夺利,他叛国降清、背负骂名,他暗中反清、耗尽余生。
康熙二年(1664年),钱谦益以83岁高龄,背负全天下的骂名去世,葬于虞山南麓。
二、“水太凉”是谁说的
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当南明朝廷破灭,清军即将入城之际,其妻子劝他投水自尽,也算是为朝廷尽忠了。而这位试了试水温,对老婆说:“水太凉了,咱们下回再来吧……”
三、水太凉是什么梗
河东投河去,牧斋怕水凉。
“乙酉五月,柳夫人劝牧翁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牧翁有难色,柳奋身欲入池中,持之不得入。”——《牧斋遗事》
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当时明朝灭亡,百官随着崇祯皇帝一起走了,柳如是劝他也跟着殉国。结果到了湖边,他又对柳如是说:“水太凉了,咱们下回再来吧……”
明末秦淮八艳之首的名妓柳如是 ,说这话的是其夫钱谦益。
乙酉五月之变,柳劝钱跳水殉明,钱绿帽摸了摸水,哀叹”水凉”,一把老骨头硬不起来,只有如是”奋身欲没池水中”。钱抱住了柳,两人都没死成。然后钱绿帽留起了猪尾巴成了钱汉奸,腼颜出降。
四、钱谦益水太凉是什么意思 钱谦益水太凉背后表达什么
1、明朝末年的时候,很多明朝旧臣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了以身殉国,有的选择投降清朝,而钱谦益就是投降清朝中的那一个。不过在他投降之前,却发生了一件“水太凉”的事件,而这件事还与秦淮八艳的柳如是有关系。
2、公元1645年春天,在南京一个豪华的别墅里,一个娇小玲珑的少妇拉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到院中水池旁。 这个老头就是明末名满江南的文坛领袖、东林党人,时为南明小政权兵部尚书的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少妇是他的小妾,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
3、如今,满清兵马已经把南京城围铁桶似的,临危受命守卫南京的钱谦益,不知如何是好,柳如是别看是秦楼女子,颇有气节,劝他投水自尽殉国。
4、这个钱谦益故作深沉状,装模作样地走下水池,淌了两下,迅速返回,说了句:“水太凉!”
5、柳如是听了,奋然要跳入水中,却被钱谦益拼死拼活地拉住不放,苟且偷生的丑态是何等的斯文扫地,让人不齿。
6、像钱谦益之流,平日里满口忠君爱国,标榜精神与气节,无非都是待价而沽,为了追逐名利所做的表演,到头来不如一个青楼女子,可见道貌岸然的背后是怎样的虚伪至极。
7、城破之日,那个一直被钱谦益骂成“狗”的“奸臣”马士英壮烈殉国,而一直夸夸其谈爱国守节的钱谦益举着小白旗,领着一群南明的官员来到清将多铎的马前恬不知耻地投降了,而他的小妾柳如是特意身着大红袍,在一群男人丛中倍加醒目,明朝的皇帝姓朱,朱就是红呀,可见柳如是心系大明,无奈随夫投降,两相比较,高下顿见。
五、钱谦益“水太凉”的背后要表达什么?
有一群人,天天抨击时政,批评朝廷,反对阉党,自命清流,自吹以天下为己任,日积月渐,就成了一个固定的朋友圈。慢慢的,这个群体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政治上成了一个谁都不可忽视的政治利益集团。这时候,有利可图了,就有人开始混进来投机。
投机者往往都是聪明人,怎么做涨粉快他就怎么做。上奏折弹击大臣涨粉快,他就猛上奏折弹击大臣。你敢批评内阁大臣,我肯定就敢骂皇帝。要是写诗文涨粉快,他就狂写诗文。实在不行,就花钱收买水军。
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尽快涨粉,尽快混成大V,然后就可以赶紧掌握权力,收回投资。
别误会,我说的不是公知大V,说的是东林党人。
钱谦益在明末也算一时名士,诗文可观,又曾经在反对阉党的斗争中立过功,还被处分过。这就很符合东林党人士的标准了,于是成了东林领袖之一。
但钱谦益本人只是一个有点文学才华的文人,政治素质很低。他能混成东林领袖,除了前面说的原因和套路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也很会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涨粉有诀窍。
东林早期还是有些有政治才能的人的,但到了后面,就是钱谦益这种心智不够坚定的文人为主了,政治能力不怎么样,长项主要是吟诗作对顺带泡妞。钱谦益成大V之后,果然成功吸引到一个重量级女粉丝,也就是柳如是。
如果是太平盛世,钱谦益这种人大不了政治上随便混混,写点诗词歌赋,泡几个妞,平平安安过个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也就算了。
但是,倒过来想想,这种人组成的东林党都成了这个国家影响最大的政治集团,这个国家还能好吗?就算是盛世,也得被这些人败家败到亡国,更何况他们赶上的还不是盛世,而是恰逢多事之秋的明末。
李自成围攻北京,崇祯死殉社稷,满清入关,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潮水一般卷过来,鱼虾龟蟹都装不了大鲨鱼了,只能露出原形。钱谦益也就在水太凉的那一刹那,东林领袖的光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一个投机文人的原形露出来了。
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都堕落到这个地步了,怎么可能不亡国?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批评崇祯,说他独断专行,对大臣不够信任,光是内阁大臣,他在位十七年,就换了57位,而整个大明朝在他之前总共才51位。又说他喜欢让人背锅,自己的决策有错误,出了问题就要大臣背锅。而且,举了陈新甲为例。
但是,和后金停战议和,这是多大的事儿,陈新甲难道不清楚吗?他居然敢在嫖妓的时候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这样的大臣别说是生性多疑的崇祯了,换谁当皇帝都必须得拉出去砍了。
别说是崇祯不相信大臣,就这样的大臣,值得信任吗?又比如袁崇焕,崇祯问他几年可以平定辽东,他说是五年。结果出了门他就跟别人说,这话就是说出来骗骗皇帝而已,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就算是你真是这么想的,能不能别这么说,给皇帝留点面子?这样刚一转身就卖了皇帝的大臣,皇帝还怎么敢信任?
所以,也别说是崇祯一个人的问题了,大明亡国该背锅的人多了,不能都让崇祯一个人背了。整个国家自命为中流砥柱的精英,就是这幅德行,怎么可能不亡国?
六、钱谦益水太凉典故 钱谦益和柳如是爱情故事介绍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人士,和吴伟业、龚鼎孳两人并称江左三大家。实际上钱谦益是一个性格、思想都比较复杂的人物,可能跟他所处的时代有关。钱谦益多以“清流”自居,但又十分钟爱功名,降清后在部分人眼中已经失了名节。不过人们好像对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爱情故事更感兴趣,也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那这次就来讲讲他们两人之间的趣事,看看钱谦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一、“水太凉”乎?
公元1645年春天,在南京一个豪华的别墅里,一个娇小玲珑的少妇拉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到院中水池旁。
这个老头就是明末名满江南的文坛领袖、东林党人,时为南明小政权兵部尚书的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少妇是他的小妾,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
如今,满清兵马已经把南京城围铁桶似的,临危受命守卫南京的钱谦益,不知如何是好,柳如是别看是秦楼女子,颇有气节,劝他投水自尽殉国。
这个钱谦益故作深沉状,装模作样地走下水池,淌了两下,迅速返回,说了句:“水太凉!”
柳如是听了,奋然要跳入水中,却被钱谦益拼死拼活地拉住不放,苟且偷生的丑态是何等的斯文扫地,让人不齿。
像钱谦益之流,平日里满口忠君爱国,标榜精神与气节,无非都是待价而沽,为了追逐名利所做的表演,到头来不如一个青楼女子,可见道貌岸然的背后是怎样的虚伪至极。
城破之日,那个一直被钱谦益骂成“狗”的“奸臣”马士英壮烈殉国,而一直夸夸其谈爱国守节的钱谦益举着小白旗,领着一群南明的官员来到清将多铎的马前恬不知耻地投降了,而他的小妾柳如是特意身着大红袍,在一群男人丛中倍加醒目,明朝的皇帝姓朱,朱就是红呀,可见柳如是心系大明,无奈随夫投降,两相比较,高下顿见。
二、“头皮痒的厉害”
当清军下达“剃发令”,引起南京城老百姓的反抗情绪,钱谦益这个老东西,表现的更加令人愤恨,他早上一起来,不动声色地对家人说:“头皮痒得厉害!”说完便一个人出门了,不长时间,钱谦益回来了,剃了发梳了辫子,悠哉优哉地踱进家门,无耻之极呀!
随后他积极配合清军的一切行动,帮助维护治安,招降纳叛,极力讨得新主子的赏识,很快被任命为满清的兵部侍郎。于是,有人写诗讽刺道:
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
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这诗,赤裸裸地道出钱谦益“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龌龊灵魂。
孔老夫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多少富有哲理。
曾子有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钱谦益,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明白君臣大义与伦理纲常,却生就一个软骨头和一颗卑鄙的灵魂。
他是万历年间进士,高中一甲第三名,文学方面确有两刷子,是当时文坛翘楚,有《有学集》等著作,也是凭借文名步入仕途,先后为翰林编修、少詹事等职,又是靠向权臣行贿,才得到礼部右侍郎的高位,然后开始自己徇私枉法,私收贿赂,助考生作弊,谋取钱财,又一意党争,相互倾轧,贪恋虚名,打着“道德”的幌子,根本就没有道德底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择手段很上爬的无耻文人。真乃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纪晓岚一针见血地说他:“首鼠两端,居心反复”。
三、 “两朝领袖”成笑柄
如果说钱谦益唯一男人一把,也就是贪图柳如是的美艳与才情,将近六十岁时,不顾多方压力,突破“礼教”的束缚,“老夫聊发少年狂”,大张旗鼓地于崇祯十四年,迎娶了二十三岁的青楼才女柳如是。
钱谦益精心修饰了一艘芙蓉舫,箫鼓声喧,兰麝馥郁,为博得美人的欢心。根本就不顾老迈之年,颜面扫地,招摇纳小,引起时人的谴责,丝毫不在乎人们向他投掷的石头,一副从容的样子,可笑又可耻。
并且在虞山利用贪污来的钱财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与红豆馆,日日怀搂娇娘,享受快活的生活,煮茶品茗,博弈斗草,临帖写诗,调笑戏谑。
钱谦益担任清朝礼部侍郎没多久,就因事被下狱,经柳如是四处打点才出狱,便带着柳如是返回江南老家常熟。
某日,钱谦益携柳如是游虎丘,身着小领大袖衣服,有一个士子见了,向他作揖,请教他为何如此打扮?
钱谦益拿姿作态地说:“小领者,遵时王(清朝)之制,大袖乃不忘先(明朝)耳!”
士子听了,假意肃然起敬道:“公真可谓两朝领袖矣!”羞的他无地自容。
钱谦益深知满清政府很不待见他,柳如是也一次次与他讲自古“忠臣不仕二主”,他们是明朝的遗民,责怪他的种种行为,令他深感惭愧,暗中偷偷联系郑成功等反清复明的势力,开始救赎自己的灵魂,引起清政府的极度不满,这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呀。
当他的集子《有学集》流传,其中有的文字攻击满清政府,借以掩饰自己的变节行为。
清乾隆皇帝龙颜大怒,颁布上谕说:钱谦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以前狂吠之语刊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把他打入了《貮臣传》中。
他六十岁以后,要不是有落落有大节的柳如是规劝,真不知还会玩出什么丢人的事情来。钱谦益,以83岁高龄,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去世,结束了自己卑鄙的一生。
钱谦益,一个货真价实的无气节小人,身死名裂!
作者:陈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