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克星顿的枪声是怎么回事?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这“声闻全世界”的第一枪,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世纪初,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第一批英国移民在今天的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立足点——詹姆士城,从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从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亚至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就是后来美国最初的13个州。

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同时也把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北美洲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迅速萌芽。殖民地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

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围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英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宣布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英政府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773年3月5日,驻扎在波士顿的英国军队,竟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射击,当场打死5人,打伤6人,造成骇人听闻的“波士顿惨案”。“波士顿惨案”激起北美殖民地人民极大的义愤,从而把反英斗争推向更高的水平。1773年12月,在一个严寒的夜里,一批波士顿的革命人士扮成印第安人,闯到几艘停泊在港内的英国船上,把英国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全部抛入海中,以抗议英国政府的暴政。

“波士顿倾茶事件”使英国统治集团恼羞成怒,1774年英国政府变本加厉,又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名为“一分钟人”的民兵队伍。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根据密报,派遣800名驻波士顿英军前往康科德,搜缴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当地“通讯委员会”领导成员。这一消息为“通讯委员会”情报人员所截获,星夜飞报了当地爱国者。“一分钟人”接报后,立即集结。

凌晨,皮凯恩少校率领六个连的英军先遣部队来到离康科德只有六英里的莱克星顿。拂晓的薄雾还没有散去,皮凯恩发现村庄外面的草地上聚集着一群民兵队伍,他们的衣装虽然并不统一齐整,但手上都握着步枪。尽管一看就不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军人,但他们眼睛里都射出愤怒的光芒。这支七十七人的民兵队伍由约翰·帕克上尉率领。尽管帕克很想表现自己的爱国热忱,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与英军相比实在太过于悬殊了。当皮凯恩高声命令民兵让出道路时,帕克上尉针锋相对命令自己的手下:“原地不动,不首先开枪。如果他们要战斗,让战争从这里开始!”就在双方紧张对峙的时候,忽然一声枪声响起。这一声枪响,打破了黎明的平静。紧接着,密集的枪声响了起来。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且装备落后的民兵不是这支英军精锐部队的对手。几分钟之后,民兵撤出战场。事后,皮凯恩和帕克两位前线指挥官都否认是自己方面先开的枪。而若干参战的老兵也各有各的说法。关于这第一枪的真相,随着历史的推移,越来越成为一个“罗生门”式的谜语。

当英军到了康科德之后,他们发现村庄里是一派安详平和的气氛。史密斯下令英军搜查全镇,却一无所获。就在英军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突然间枪声大作。埋伏在四周的民兵们从各个角落里开火,英军仓皇逃离康科德。当英军再次经过莱克星顿的时候,疲惫不堪的英军,又陷入民兵的重重包围。直到英军的援军赶到,史密斯才带领他的队伍突出重围。这次战斗,英军伤亡273人,北美民兵伤亡93人。莱克星顿的战斗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第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这场战斗无论是放在欧洲还是放在亚洲,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美洲却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大英帝国与北美大陆之间纸面上的争论乃至相互辱骂,终于演变成直接的军事对抗。莱克星顿一战,改写了美洲的历史,也改写了近代世界的历史。这场小规模的战斗,其意义不亚于后来的一场世界大战。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它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表明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宣言最后向全世界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独立宣言》的通过和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来克星顿的枪声”是什么?

来克星顿的枪声指的是1775年4月19日拂晓,800名英国轻步兵,在一名少校的率领下,进入来克星顿村。中途遭到一群端着步枪的来克星顿民兵的阻拦,但英军少校命令步兵继续前进。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民兵反击英军的激烈战斗开始了。

英军仗着人多武器好,通过了来克星顿村,来到康科德镇。这时他们发现民兵的火药库早已转移,从附近赶来的民兵也越来越多,英军只得回撤。但是,沿途又遭到了民兵们的狙击。几乎每一座村庄、每一片树林,都有子弹飞来。英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只好狼狈地逃回波士顿。

历史背景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

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1765年,英国人又想出个新花样:印花税。

这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各地都发生了反英事件,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武装反抗等事件不断发生。

“一分钟人打响莱克星顿枪声”是什么历史事件?

松散的殖民地结成的联邦能和强大帝国对抗多久,对殖民地革命者们来说是个未知数。他们意识到,殖民地取胜的唯一途径是避免重大失利,保持军队主力的完整,并争取外国的援助,坚持打下去,直到这场旷日持久、劳民伤财的战争使英国民意转向反战的一方,从而结束战争。日后这一战略还将多次被弱小国家和民族采用,埃及的纳赛尔、越南的胡志明,都用这种战略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拖赢了强敌。

在独立战争前夕紧张的备战活动中,各殖民地议会最有意义的措施是复兴了精选民兵制度,每个镇要求招募1/3的民兵不分昼夜做好战斗准备,能在1分钟内对警报做出反应,30分钟内赶到指定集合地点,每一位精选民兵应携带一只状况良好的燧发枪、一把刺刀、一个背包、30发子弹,一周要参加至少三次集合训练。法律还规定由各镇行政机构给精选民兵们提供足够两周使用的武器弹药和食品。这些精选民兵即将以“一分钟人”的名称载入史册。

当时马萨诸塞的康科德镇是民兵们囤积军火较多的一个地点。1775年4月19日凌晨,在浓浓的夜雾中,革命派的信使、银匠保罗·里维尔将英国正规军要来收缴康科德镇民兵军火的消息通知沿途的革命者,各镇的“一分钟人”闻警而动⋯⋯

“一分钟人”在莱克星敦打响了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的第一枪。战斗胜利后,民兵们站在康科德河谷桥边,注视着“龙虾兵”狼狈撤退,他们也许意识不到这次战斗的意义。几年后,诗人拉尔夫·爱默生写道:“他们的旗帜在4月的微风中展开,这里曾经是被围困农夫站立的地方,他们开火的枪声传遍了世界。”

莱克星顿的枪声的历史意义

“莱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的开始。此次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把莱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美国人民还在莱克星顿镇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