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特龙到底有多大?
异特龙(属名:Allosaurus)又称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平均身长为8.5米,最长可达12到13米。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的启莫里阶至提通阶,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
异特龙是什么样的
异特龙(属名:Allosaurus)又称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平均身长为8.5公尺,最长可达12到13公尺。它们生存於晚侏儸纪,於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
异特龙具有大型的头颅骨,上有大型洞孔,可减轻重量,眼睛上方拥有角冠。它们的头骨是由几个分开的骨头组成的,骨头之间有可活动关节,进食时颌部可先下上张开,然後在左右撑开吞下食物;它们的下颚也可以前後滑动。颚部拥有数十颗大型、锐利、弯曲的牙齿。[1]相较於大型、强壮的後肢,它们的前肢小,手部有三指,指爪大而弯曲,长度为25公分。尾巴长而重,可平衡身体与头部。异特龙的骨架和其它兽脚亚目恐龙一般,呈现出类似鸟类的轻巧中空特徵。
异特龙是该时期北美洲莫里逊组最常见的大型掠食者,并位在食物链的顶层。它们可能以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例如:鸟脚下目、剑龙科、蜥脚下目恐龙。异特龙经常被认为采用群体合作方式攻击蜥脚类恐龙,但很少证据显示异特龙具有共同攻击的社会行为。它们可能采取伏击方式攻击大型猎物,使用上颚来撞击猎物。
第一个可明确归类於异特龙的化石,是在1877年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所发现。异特龙具有复杂的分类历史,过去曾有许多种最初被归类於异特龙,但现在被分类於个别的属。最著名的种是模式种脆弱异特龙(A. fragilis)。异特龙在20世纪中长期被名为腔躯龙,直到在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发现大量的化石後,异特龙才成为常用的名称,并成为最广受研究的恐龙之一。
异特龙的化石主要来自於北美洲的莫里逊组,另外在葡萄牙、坦尚尼亚也发现了可能的化石。异特龙的化石是美国犹他州的州化石。由於异特龙是最早被发现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所以长期以来吸引了一般大众的注意,并出现在数个电影与电视节目中。
异特龙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异特龙(属名:Allosaurus)又称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平均身长为8.5公尺,最长可达12到13公尺。它们生存於晚侏罗纪,於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
异特龙具有大型的头颅骨,上有大型洞孔,可减轻重量,眼睛上方拥有角冠。它们的头骨是由几个分开的骨头组成的,骨头之间有可活动关节,进食时颌部可先下上张开,然后在左右撑开吞下食物;它们的下颚也可以前后滑动。颚部拥有数十颗大型、锐利、弯曲的牙齿。相较於大型、强壮的后肢,它们的前肢小,手部有三指,指爪大而弯曲,长度为25公分。尾巴长而重,可平衡身体与头部。异特龙的骨架和其它兽脚亚目恐龙一般,呈现出类似鸟类的轻巧中空特徵。
异特龙是该时期北美洲莫里逊组最常见的大型掠食者,并位在食物链的顶层。它们可能以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例如:鸟脚下目、剑龙科、蜥脚下目恐龙。异特龙经常被认为采用群体合作方式攻击蜥脚类恐龙,但很少证据显示异特龙具有共同攻击的社会行为。它们可能采取伏击方式攻击大型猎物,使用上颚来撞击猎物。
第一个可明确归类於异特龙的化石,是在1877年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所发现。异特龙具有复杂的分类历史,过去曾有许多种最初被归类於异特龙,但现在被分类於个别的属。最著名的种是模式种脆弱异特龙(A. fragilis)。异特龙在20世纪中长期被名为腔躯龙,直到在克利夫兰劳埃德采石场发现大量的化石后,异特龙才成为常用的名称,并成为最广受研究的恐龙之一。
异特龙的化石主要来自於北美洲的莫里逊组,另外在葡萄牙、坦尚尼亚也发现了可能的化石。异特龙的化石是美国犹他州的州化石。由於异特龙是最早被发现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所以长期以来吸引了一般大众的注意,并出现在数个电影与电视节目中。
异特龙是什么样子?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以来,已有许多的可能种被归类于异特龙属,但只有少数被认为是有效种。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异特龙有什么形态特征?
异特龙又称跃龙或者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命名以来,已有许多的可能种被归类于异特龙属,但只有少数被认为是有效种。
大型恐怖杀手
异特龙是种典型的大型兽脚类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粗壮的颈部、长尾巴以及缩短的前肢。它们生存于1亿5500万年前到1亿4500万年前,晚侏罗纪时期。脆弱易特龙是最著名的种,平均身长为8.5公尺,而最大型的异特龙标本的身长估计为9.7公尺,体重为2.3公吨。
在兽脚亚目之中,异特龙的头颅骨、牙齿与身体的比例适中。异特龙的牙齿都为锯齿状,越往嘴部深处,牙齿就越短、狭窄、弯曲。这些牙齿很容易脱落,所以它们会不断地生长、替代,并成为常发现的化石。
异特龙的眼睛上方拥有一对角冠,由延伸的泪骨所构成,角冠的形状与大小随着个体的不同而不同。鼻骨的上方也有一对低矮的棱脊,并沿着鼻骨,连接到眼睛上的角冠。这些角冠可能覆盖着角质,并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替眼睛遮蔽阳光等。
异特龙的头颅骨是由个别的骨头所组成,而骨头之间有可活动关节。它的头颅骨后上方也有一个棱脊,可供肌肉附着,这个特征也可见于暴龙科动物。异特龙脑壳顶部较薄,可能为促进脑部的体温调节。
谁知道异特龙的资料??
异特龙
身长:10-12米,最大的有15米长
身高: 站立大约5米高,臀高约2米
体重:3吨
时代:侏罗纪后期
食物:肉食
分布地区:北美洲、澳洲、非洲
种类:龙盘目兽脚亚目奔龙科。
异特龙英文名字(Allosaurus)的含义是“带头盔的蜥蜴”,是侏罗纪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龙。1883年,M.P. Felch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了第一只异特龙化石。后来在科罗拉多州又发现了60多只异特龙化石。这一终极杀手的面目才渐渐为人所熟知。
以体型而言,异特龙虽然比暴龙略小一号,但是和暴龙相比起来,异特龙具有比暴龙粗大,且更适合于猎杀草食恐龙的强壮前肢,因此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异特龙才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猎食动物。它们最早在北美洲侏罗纪晚期生活,1亿5000万年前,它们在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原野上成群捕食猎物,所向无敌。是侏罗纪最凶残的恐龙之一。
异特龙头部非常大,头骨长达1米。异特龙下颚是咬合的,上下颚可以前后移动,便于撕裂猎物。异特龙有一个血盆大口,可吞食大块的肉类,一张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有着70枚非常大而坚固的牙齿,不仅锋利,而且还有倒构,每颗牙有4英寸长。所有的牙齿都向后弯曲,正好用于咬开猎物的肉,而且还能防止咀嚼的过程中肉往外掉,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如果某个牙齿脱落了或在战斗中被扭掉了,一个新的牙齿会很快长出来填补这个空缺。它的尾巴又粗又长,后腿高大粗壮,有三只带爪的趾,但前臂小而短,也有三只带有锋利尖爪的趾,这些爪子足有6英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