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究竟来自于哪里?

冬春季节是传染病高发时期,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有蔓延之态这不禁令人回想起17年前的非典型病毒,当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究竟是来源于哪里呢?

果子狸成“替罪羔羊”

2003年非典型肺炎最初爆发于广东,不够重视加上春运时期巨大的人口流动使得病毒迅速蔓延到其他城市、国家,形成世界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引发恐慌和巨大损失,更是让不少一线医护人员丧失了生命。

当时有不少观点认为吃野味是引起这类冠状病毒的根源,科学家们也在广东省当地的野生牲畜销售市场上发现果子狸,并从果子狸体内分离出基因序列相近的冠状病毒。于是乎大众普遍认为果子狸是罪魁祸首,避之不及。人们对果子狸“粉转黑”,部分被抓入野味市场的果子狸惨遭饿死的结局,果子狸自然成为当时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果子狸“沉冤昭雪”

俗话说得好:“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经过三个多月的研究,科学家们表示:果子狸并不是真正的传染源,只是个中间宿主罢了,真正来源“另有其人”。但即使已经有大量辟谣,果子狸这种珍稀动物依旧被打上“非典”标签,毕竟与病毒相关,任何人都不愿意掉以轻心。

虽然沉冤昭雪,但却依旧有不少人认为果子狸是非典的罪魁祸首,对其抱有恐惧与愤怒之感,把它当成病毒的携带体,外表呆萌可爱、模样亲切的果子狸“平反”之路漫漫。

非典元凶“中华菊头蝠”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武汉病毒研究所终于在2017年取得飞跃的研究成果,原来中华菊头蝠才是非典型冠状病毒的真正元凶。科学家从蝙蝠体内提取出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可以证明非典型冠状病毒的真正源头。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型蝙蝠,但即使如此,蝙蝠与人类直接接触的机会非常少。而果子狸无辜吗?其实也算不上完全无辜,果子狸也吃这类蝙蝠,算中间传播者。中华菊头蝠本身虽然是多种病毒的寄生体,包括狂犬病病毒、非典病毒等,但更多是一种寄生关系,并不影响其日常生活。

敬畏自然和生命才是最好的规避病毒措施,万物相生相克,存在就是价值。非典用惨痛的经历告诉大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切莫为一时口头上的舒畅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二、非典是怎样来源的

非典来源于中华菊头蝠。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然而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直接来源。这岂不是与石正丽的报告相矛盾,SARS病毒的源头到底有几个。

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果子狸身上并未携带类SARS的冠状病毒(SARS-CoV),只有广东地区,那年冬天的果子狸身上携带着这类病毒。这表明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一个中间宿主,它可能是被中华菊头蝠感染,从后者身上得到了这种病毒。总之,寻找SARS病毒源头的工作还在继续,彻底消灭SARS还有待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扩展资料:

据介绍,SARS冠状病毒是造成2002—2003年SARS暴发的病原,已造成全球8094人感染和774人死亡。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直接来源。虽然在世界各地包括非洲、欧洲和中国的蝙蝠体内均发现与SARS病毒相似的SARS样冠状病毒,但这些病毒均不能利用人和果子狸的ACE2(即人SARS病毒受体)作为受体,不是SARS病毒的近亲。

石正丽国际研究团队分离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狸和中华菊头蝠ACE2作为其功能受体,并且能感染人、猪、猴以及蝙蝠的多种细胞。这些实验结果为中华菊头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研究人员称,尽管蝙蝠携带多种病毒,但这些蝙蝠病毒传播到人的机会并不多。蝙蝠在自然生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传播花粉,是害虫的天敌,从不主动攻击人类。保护蝙蝠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是远离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ARS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SARS病毒来源于中华菊头蝠进一步获证实

三、当年非典的来源?

当年非典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该病最早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爆发的。而第一例有报告病例的患者是于2002年12月15日在河源市发现患病的黄杏初。2003年1月10日,黄杏初康复出院,后被认定为中国首例非典型肺炎报告病例。

扩展资料:

官员问责之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国务院派出3批督导组赴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察督促。

防控非典的财政资金也迅速到位。2003年4月23日,中央财政设立20亿元非典防护基金,占2003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15138亿元的0.13%。

4月25日,吴仪副总理向全国人大汇报工作时表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已经开展了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5天后,国务院法制办汇总各方面意见,交由国务院常务会议作最后审议。

5月9日,国务院公布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应急机制的法规条例,被称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新的转折点。” 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从起草到提交审议,该条例只花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开创了我国立法的“非典速度”。

“条例是一个关于应急机制的法律‘蓝本’,为解决未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搭起了完整的法律框架,各级政府可以据此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反应机制。”时任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副司长的宋瑞霖,作为主持该条例全程制定工作的负责人,曾如此解读应急条例的作用。

此后,“重治疗、轻防疫”的观念被改变,原本经费紧缺、反应迟缓的卫生防疫体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各地应急办陆续建立,疫情信息在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之间实现共享……

对非典的重视,很快深入到基层。非典时期对于爱去郊区游玩的北京市民来说,体会最深的是除了市内的公园,几乎无处可去。郊区村村有农民把守,非本地人进村一律进行登记,并要当场测量体温,体温不正常者不得进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后非典,十年的价值

四、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是什么?

2003年非典事件源头是蝙蝠所携带的病毒,SARS病毒真正来源于一种哺乳类飞行动物,它叫中华菊头蝙。

该病最早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暴发,2002年11月16日,庞佐尧出现了发烧、头痛、干咳、乏力等症状,被紧急送进佛山石湾医院,9天后,被转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科,后来庞佐尧被官方认定为中国SARS首例感染者。

疫情后果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