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腊月都有什么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现通常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传统民间祭灶的日子。传统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传统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明代时祭灶是腊月廿四,清代以后是在廿三。北京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
2、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
3、腊月二十五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
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总之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
4、腊月二十六
传统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腊月二十六春节传统传统民俗“炖猪肉”。
5、腊月二十七
农历十二月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6、腊月二十八
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二、腊月有哪些传统习俗?
自古以来,腊月里的年终祭祀风俗世代相传。过年是新旧交接的重大时刻,古人在腊月里处于冬闲时期,所以会有很充裕的时间来隆重庆祝这一重要节日,由此形成了很多传统习俗,并流传至今。
除了时间比较早的腊八节喝腊八粥之外,往后越靠近除夕,相关的系列活动越多。流传至今影响力大且参与度高的有大寒迎年、纵饮、食糯、尾牙祭、赶婚、赶集、扫尘、糊窗、洗浴、供灶王爷过小年等,直至除夕夜守岁。基本覆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为了庆祝这一年的丰收,告慰先祖,祈来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福气满满。
古时有“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的说法,说的是大寒时节天气严寒,需减少户外活动注意保暖。大寒迎年的风俗,是在大寒到农历新年这段时间里,集中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后历经发展演变,很多活动在时间上的安排更加灵活。
纵饮风俗,最早见文字于东汉蔡邕的《独断》: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因为天寒地冻,又是年底丰收时刻,所以形成了要在年前开怀畅饮几次的习惯。到今天,其实我们也一样,年底会参加各种年会、聚餐、总结活动,高兴之余也总不免觥筹交错,喝上几杯。
食糯,顾名思义就是要吃糯米制作的食物。糯米温和滋补,具有暖胃健脾的作用,同时因其黏性大,是制作黏性甜品最主要的原料,如粽子、年糕、糍粑、汤圆、醪糟等。这些传承千百年的特色美食,至今仍备受欢迎,甚至成了我们记忆深处真正的年味。
尾牙的时间在腊月十六,尾牙祭的习俗源于古时南方沿海一带的商人,可以看作是开年会的历史由来,今天福建地区开年会亦叫尾牙。雇主会在尾牙这天举办尾牙宴,犒赏辛苦一年的雇工伙计。同时这天也会祭祀土地公公。后流传开来,民间也会在这天全家一起美餐一顿。尾牙要吃春饼,南方有些地区叫润饼,尾牙宴上白斩鸡也是必不可少的。
赶婚是因为传说在年底时诸神都要上天述职,老百姓认为此时人间便无需恪守那么多繁复的礼仪,婚嫁也不用择日子,便逐渐形成了一个习俗:赶乱婚。这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年底密集相亲、扎堆结婚的现象何其相似。年底急着结婚脱单这事,看来不仅困扰着今天的我们,原来自古如此啊
三、腊月习俗是什么呀?
腊月的习俗有:
1、腊月二十三祭灶:
祭灶,是腊月二十三这天重要的活动。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2、腊月二十四扫除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移动图片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人们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六炖猪肉:
腊月二十六这天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终于可以吃到年肉了。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猪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5、腊月二十七赶大集:
腊月二十七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
6、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7、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8、腊月三十守岁:
中国传统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四、腊月习俗有哪些?
1、腊月二十六
传统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腊月二十六春节传统传统民俗“炖猪肉”。
2、腊月二十七
农历十二月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3、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4、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5、年三十
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各行各业停了交易。都在自己家里打着如意算盘,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运气。
这天夜间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早先宫廷在这之前就会放花炮,自腊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放花炮,尤以腊月三十儿晚上最盛。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八大祥”等店铺,会专门雇人燃放各式花炮,花炮愈盛,愈象征着买卖兴隆。
除夕夜的活动也是千姿百态——贴挂千,摆设天地供桌、辞岁、守岁、迎岁……,这种庆祝活动一个接一个。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
五、腊月的节日时间、风俗是什么?
腊月的节日时间、风俗如下:
1、腊月初八--腊八节
民间俗话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栗子、桂圆等干果。吃腊八粥寓意健康、祈福。
2、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南北方小年
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南北方小年,日期不同,习俗也不一样。除了打扫卫生、剪窗花、沐浴理发外,南北方在“小年”这一天也有很多美食习俗。
北方人爱吃饺子,在小年这一天也不能例外,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说着一年里的奇闻轶事。而在南方,和很多场合一样,饺子被汤圆所替代,汤圆象征着合家团圆、团团圆圆,也是对未来一年生活的美好期盼。
3、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当腊月为小月时,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敬畏祖先,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除此之外,除夕当天,还有蒸馒头、剪窗花、贴春联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