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藏族和蒙古族的民居的不同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通称碉房。一般为2至3层,也有4层的。通常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储藏物品,还有设经堂的。平面布置逐层向后退缩,下层屋顶构成上一层的晒台。厕所设在上层,悬挑在后墙上,厕所地面开一孔洞,排泄物可直落进底层畜舍外的粪坑中,以免除清扫的麻烦;设有两层厕所的,上下层位置错开,使上层污物能畅通无阻地落到底层粪坑。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藏族人住的屋子叫?

藏族人的房子不叫敖包,敖包是蒙古族的。实际上藏族的房屋已经趋于现代化,和现在的楼房没有什么区别了,只有在青海玉树、果洛等偏僻落后的牧区才会看见传统的藏族民居。藏族民居的特点是:多用石头砌成,整体看是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周围插着经幡,颜色多是灰色和暗红色搭配。建筑界称其为“塔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 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志。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此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还有以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有白色条带,在条带上再涂以相同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色带,中空为白色,在建筑主体或院墙直角转弯处及较宽的墙面上,还自上而下地用土红色和白色画出色带,以标识该地区信仰的是萨迦派。

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方式是宗教聚落。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即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农牧区的民居聚落的形成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布置、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大部分居民住着低矮的窝棚,无家贫民只能寄居檐下,栖身道旁。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居民住房,到1994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12.24平方米,农村人均20.36平方米。由于旧西藏经济发展缓慢,建筑材料仅仅局限于块石加粘土,现在的民居已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建筑材料,盖起了许多高层建筑,使藏式建筑风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旧西藏绝大部分人家的室内设施极其简陋,现在电视、收录机、成套的藏式家俱已进入普通的藏族居民家庭。中国人的改革开放使藏族居民身上有了更多的钱,他们将自己的住房装修得漂亮且具特色。

阿坝藏寨特色民居

藏式民居一般分为四类,一是石砌的,二式土筑而成的、三是崩空式的(木制)、四是帐篷。在阿坝州这个嘉绒藏族居多的地方,帐篷式不多,我们这边基本都是石砌的。

藏式有着十分独特和优美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与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造型古朴粗犷结实耐用,色泽质朴自然,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具有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在内的符号,让建筑蕴藏了更多的宗教文化和生活内容在内。

从汶川的桃坪羌寨出来后一直往西,你便能看到藏式风格的建筑群,也许第一眼感觉有点象废弃了的村落,只有山下第一家像是有人居住。在这里是平屋顶,但屋顶的四角高且成为尖形,风格和丹巴的藏寨有些象,但颜色不如丹巴靓丽,建筑体、窗户描白边装饰。继续西进,不久就能遇到一个较为庞大的藏寨群落,是理县甘堡乡的藏族寨子,也是我们这儿保存较为完整的藏寨,距离理县仅有8公里,它倚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甘堡藏寨毁于5.12大地震,于2009年重建。由就地取材由河里的花岗岩垒砌而成,石屋一般两三层,下宽上窄;一层养牲畜、堆杂物;二层是客厅、厨房、卧室、客房;三层屋顶平整可作凉晒,扬打粮食的场。

清晨的寨子里非常安静且无任何人,独门独院的寨子就如一个个漂亮的小别墅。天刚亮时,伴着潺潺的水流声、炊烟袅袅的藏寨,一切都很惬意。高高的山上云雾飘渺,独立的民居依稀可见。如果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但打造自己的居所还是可以选择的。就如刘禹锡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米亚罗的建筑风格已经完全不同于理县附近的甘堡藏寨,而是颇具规模的八角碉藏寨,它位于米亚罗镇东部,距离理县县城59公里,平均海拔2860米。它代替了平顶屋的是斜顶屋,两层或者三层的建筑,斜面屋顶的设计是因为米亚罗常年的雨季和降雪量大,天然的石头为主色基调,红色窗户白色描边,屋檐配以红白竖条,建筑主体都以白色描边。窗体上部分层配规律图案,分别是绿色、红色、蓝色、白色为底色...建筑体的连接处都以白色描边,材料还是以石头为主且为主色调。近看藏式民居,石头垒砌的墙结实古朴,黄色窗户白色描边形成规律好看的几何体。路边山上的碉楼,岁月侵蚀的痕迹尽显无遗,即使它已残缺,但我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那些痕迹便是证明。

米亚罗镇出来后,路边是不同于米亚罗镇的藏式建筑,石头砌成的墙保持了原色,红色斜面屋顶,四面墙壁均用白色涂边,窗户周围也勾白边,配以白色描画的图腾。主墙上的三个图腾分别:左一金刚橛、中间是吉祥结、白色海螺图案。我们认为这些图案能召唤佛光灵气、驱鬼辟邪、禳灾降福、佑护我们。

我在这里说的在美好都不如你自己来观光一回,我相信藏式居民房一定会给你一种纯朴,简单,漂亮的感官。我相信在你到阿坝理县的途中,藏式的房屋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视线中,或者在下一个转弯处的山巅上,或者在公路边亦或者在河对岸或者在高耸入云根本看不到路的高山上,它们或者一两座、或者三五座、或者一层层依山势而建形成颇具规模的村落,总之这里的藏寨会为你的阿坝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美好回忆。

藏族住的房子叫什么

藏族住的房子有陋室、平房、碉房、帐篷或毡房。藏族牧民在草原上放牧时住帐篷或者毡房,碉房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当地的气候、环境与其它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住房也存在差异。

藏族住的房子叫什么

藏族居住的平房大多为两层,二楼一般用于住人,一楼用于养牲口、下厨、储藏物品等。

藏族的碉房从外面看与碉堡非常相似,是用土筑或乱石垒建造而成的,楼层一般有三层或者四层。

藏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游牧,帐篷是常居住的住房类型,帐篷可分为牛毛黑帐篷、布帐篷。

据说马尔康的西索民居很有建筑特色,能不能介绍下啊,谢谢!!

西索村是典型的嘉绒藏族民居聚落,海拔2700米,位于卓克基镇,往马尔康城东8公里处,与卓克基官寨仅隔一条河。

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石墙如刀切豆腐般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到最高处,碉楼四角顺势形成角锋,造成一种气势,最高处的石墙边缘加厚,避免墙表的平面化,增强立体感。房顶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为平顶,三面砌成矮墙;后半部分形成斜山式,覆盖石板或瓦。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整个民居从远处鸟瞰,便会惊奇地发现西索藏寨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状如“中华结”,代表释伽牟尼的心),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等自然环境浑然天成,鲜艳的图腾房、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很浓。这种碉楼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