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发起对联想集团的第二波冲击
引起广泛关注的联想事件前段时间进入到胶着状态,作为发起这场争论的司马南一方除了零星转发以前制作节目的片段以外,没有再呈现出更多内幕信息,而双方的支持者,特别是知名人士明确表态发言的也不多,似乎大家都在等待尘埃落定。而最近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使原本有些沉寂的联想事件再次热炒起来,司马南也发布了新一期视频节目,矛头再次指向联想集团,发起了第二波冲击。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第三次表态联想事件,这一次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篇文章对联想批评的意图非常明显,首先胡锡进表示联想高管上亿的年薪不合理,联想集团应当做出调整,这种年薪水平与中国 社会 的现实条件不协调。其次胡锡进认为联想从一家国有企业变成国资占比不到30%的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公众对其表示质疑是非常朴素的也是契合舆论逻辑,公众有权利这样质疑。这一点非常关键,与胡锡进前两次的表态大相径庭,并且胡锡进呼吁中科院甚至更上面的国资部门要参与鉴定,给出回答。这是联想事件发生到现在,首次有人公开呼吁权威部门介入调查并且给出解释。这个表态可以视为对司马南观点的支持,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了胡锡进对前期的表态做出了修正,也可能是对舆论反映的一次自我纠偏,但是无论如何都是积极的,坚定地站在了司马南一边。
还有就是出身于中科院的著名 财经 评论员、律师张捷先后发布了10条视频,分析和评论联想事件,张捷曾经在中科院长期工作,对联想成立、发展、改制等 历史 有着清晰地了解,对于柳传志和倪光南当年创办联想集团的分歧也很熟悉,他的视频节目观点鲜明、言辞犀利,对柳传志等一众联想老臣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评,他的节目比司马南还要大胆,还要惊爆眼球,也是司马南观点支持者,提供的原始材料更具有说服力。
第三就是前天滴滴出行官宣将在美国纽交所启动退市程序,转而到香港上市,这是滴滴出行接受国家七部委联合调查后一个最新的动向,是不是与调查有关系尚未可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滴滴出行无视国家有关规定,不顾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擅自到美国上市本身的性质是严重的,这次启动退市程序也说明了这一点。滴滴出行公司与联想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不争的事实,两件事情放到一起也很难不让公众产生联想,司马南所说的两只靴子有一只已经落地,所指何为大家也清楚了。
种种迹象表明,事情在朝向越来越明朗的方向发展,联想的问题最终还是要权威部门来做认定,但是在广大群众眼里结论已经很清楚了,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
能用简单通俗的话说清楚联想事件吗?
全资国企,雇佣了一帮打工的,兜兜转转,打工的变成主人,国家没有了话语权,国有资产凝视流失。
更重要的是以民族企业自居,吃着国家发展的红利,赚取国人的血汗钱却补贴洋鬼子。
超高负债,几乎资不抵债,又想故伎重演,再割一波国人的韭菜,强创科创板,却撞到了铁板,上市一日游,成为全球笑话。
各种公开资料的数据,又让司马先生揭开了不为人知的,从所谓的创始人到接班人资本家的龌龊嘴脸。引起全民声讨,却又装哑巴不与回复质疑。弄巧成拙的想私下搞定司马先生,碰了南墙方知司马先的为民请命的骨气。
让子弹再飞一会。
一门忠烈柳,三代一样糗。光环散去后,方知无底裤。
就是有隐藏的硕鼠被人民发现了
联想其实就是以柳传志为主导的经过所谓股份运作把国企变成是一个小部分人控股的组装企业,打着高 科技 企业的名号,行金融放贷的套路敛财,富了少数高管;打着民族企业的名号,干着损国利美的勾当的500强企业。
国有资产就像变戏法一样被肢解
五个馒头是大家的,最后被一个人吃了
水深别翻石头,
最简单直白的回答就是:“满门忠烈柳传志,两袖清风杨元庆,
眼界开阔白岩松,冰清玉洁潘金莲。”这是一位网友的评论。事件是司马南怒批“幻想”集团。联想也不是吃素的,广大水军一批接一批。目前,两派持续互撕。
我不知道其它,就只想知道被联想美国官网删除的“捐款给美军”的事有没有?
用公家的钱办了私人的事。
等结果!
夹头自认为嗅到了什么,投机一下。毕竟他不如杨修,定会失落的。
联想的前世与今生
说起来,联想成立的时间,比华为还要早三年,是真正的中国计算机行业先驱。
1984年, 北京中关村坐着三个几近崩溃的年轻人,因为,在不久前,中科院计算机所给他们的20万创业启动资金被骗了14万。出师未捷钱先丢,这对于三人来说,不亚于晴空霹雳,可是,生性坚韧的他们不愿就此放弃。至此,中关村街头出现了三个沿街叫卖电子小物件的落魄青年,这三个人就是 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
谁能想到,中科院旗下新技术发展公司员工却沦落到沿街叫卖电子小物件的地步。沿街叫卖的生活没持续多久,三人脑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八个字“不能这样沉沦下去”。
而当这个念头产生时,三人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冲劲,也正是这个念头,造就了后来风光无限的“联想”。
念头产生后,三个也开始思考,毕竟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挽救公司的生命,我们还得寻找帮手!随后三人一合计,目标一致的选择了当时在国内赫赫有名的“倪光南”作为自己的帮手。
倪光南其人
1939年8月1日,倪光南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时值抗战,从小就听父母讲述逃难的经历,他对“国弱被人欺”有着切肤之痛。倪光南从那时起就明白,国家应该富强起来,才不会被人欺负。
1961年7月,倪光南以5年全5分的成绩学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1年8月,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他当时在国外的年薪是国内工资的70倍。
然而仅仅两年之后,他就毅然回国,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足够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内。他说: “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在倪光南的心中,有一个 科技 产业的兴国梦。
柳传志在1970年进入计算所,相对于默默无闻的柳传志,倪光南是“明星科学家”,柳传志对他钦佩不已。
但是,倪光南凭什么答应我们,我们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公司”王树和如是说道。
是啊,那时的倪光南如日中天,并且还在一年前谢绝加拿大那边的重金挽留,论实力地位,倪光南都不可能看上这家濒危公司。在当时,纵观全国,也只有倪光南一人掌握芯片核心技术,也正是因为此,倪光南被无数高 科技 企业所看中。不过,对于这些企业的好意,倪光南拒绝了,因为他从小就立志做一张属于中国的“汉卡”。
就是这样一位大神,抛弃加拿大优厚待遇,拒绝国内诸多大公司的邀请,如此特立独行,那他,会选择我们吗?三人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这一个念头。此时,他们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倪光南凭什么来他们这座小庙。
就在王、张二人准备放弃之时,柳传志开口了:当初籍籍无名的刘备都可以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为什么我们要轻易放弃呢?
与王、张二人不同,柳传志从小就生活在穷苦人家,生活的磨难给了他无穷的毅力,所以即使明知前路不可知,可他依旧不愿放弃。因为对柳传志来说,放弃意味着死亡,所以,只要有希望,他就回去争取。
或许是柳传志这一番话起了作用,也或许是王、张二人也不甘心就此放弃,所以,三人决定前往倪光南家中,开口尝试一番。
倪光南为何到联想工作
1984年,计算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因为无法处理汉字,没法推广普及。怎么办?只能研发出具备汉字处理功能的“汉字处理产品”。倪光南自掏腰包从国外买回来的关键器材,起了大作用。
倪光南主持研发的第二项汉字处理的产品取得成功,技术转让给4家企业,一共生产了600台。在此基础上,倪光南课题组将LX-80移植到PC,继续推动联想式汉卡的开发工作。
对于柳传志抛出的橄榄枝,倪光南答应了,他相信柳传志能很好地推广他的科研成果。应邀出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倪光南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他想一门心思搞研发,不被外界所打扰。
本以为倪光南会提出什么苛刻要求,却不曾想如此简单,所以三人也是欣然同意。
加入公司不到一年,倪光南凭借技术积累,成功打造了第一款使用于PC的“联想式汉卡”,也正是得益于一代“联想式汉卡”的诞生,这家濒危公司成功走上正轨,转危为安,同时为了纪念“联想式汉卡”所带来的改变,在1989年,这家公司正式改名为“联想”。
一人一“汉卡”,续了三人创业梦,同时,也让这个前途未卜的公司带去未来。
在柳传志三人沉浸于一代“联想汉卡”所取得的成绩时,倪光南却并不乐观,他说:目前一代汉卡使用的Z80芯片是来自美国的,我们还无法真正做到独立研发,所以,联想需清醒,只有做到真正的技术自主才有话语权!
因为一代汉卡取得的成绩,三人对倪光南所言是毕恭毕敬,毅然同意了倪光南建议。
1988年,倪光南于香港组建了技术研发部门,成立一年后,技术研发部便在倪光南的指挥下,研发出第二代汉卡芯片,而且还是完全自主研发的中国芯片。
此时的联想,凭借倪光南成立的技术研发部研发的产品,成功将公司营收提升至千万水准。
在二代汉卡推出后,倪光南并未满足。
1991年,倪光南团队推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打印机芯片,同时因为打印机芯片的先进性,联想迎来当时打印机界巨头惠普的青睐,最后还同惠普达成合作,始联想的发展更加顺利。
1993年,倪光南推出一个金融平台软件。
1994年,倪光南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程控交换机。说起交换机就不得不提起华为,不少人都知道华为早期就是靠组装交换机起家,然后逐渐走自研道路并且最终成长起来的企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当时,联想推出的一个程控交换机所获得的收益就已经超越华为一年的收入,而在技术层面,华为更是拍马难及。所以,如果从公司 历史 来看,华为是不如联想的,但可惜,柳传志把好牌打烂了。
在联想的日子,倪光南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日没夜的进行研发投入。但是,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深入,一个影响联想发展的弊端却渐渐凸显出来。
新技术的研发没有借鉴者,也没有参考目标,所以注定一切都将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注定要走很多弯路,而在这之中必定要耗费诸多资金。
倪光南团队的每一次突破,都需要联想支出大量资金,而最为关键的是,倪光南团队并非一番风顺,他们研发的东西不一定会受到市场青睐,如此前推出的:四型汉卡跟单扳机等就不受市场待见。
同时柳传志还发现了一个诀窍,那就是“获得市场并不一定要靠自主技术,只要客服满意我们的方案,就可以了”
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还是向市场收购?
于柳传志来说,从小生长在穷苦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利益的到来以及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毕竟技术投入需要很多资金,而这些资金还不一定有回报。
于联想来说,成立不到十年,公司积蓄也没多少,人力物力也不足以支撑倪光南团队的技术研发。
分歧
1995年6月30日,联想集团的会议室内,倪光南和柳传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联想中层以上的干部,2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虽然大家都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但是都保持沉默,不敢妄议。
随即,联想董事会宣布: 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和董事职务。
柳传志起身发言,声泪俱下。他表示: 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会忘记科教兴国——这样一个大目标,而内心感到全心全意为了这样一个大目标工作,永远是最幸福的人。
被解除职务的倪光南院士坐在台下,镇定自若。会议散场,倪光南和柳传志各自默默离开。十年时间,他们从风雨同舟变成了背道而驰。
事情起因要从1993年说起,那年,倪光南率队成立了“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立誓要做中国自己的CPU。
技工贸,还是贸工技?
是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还是紧跟市场先赚钱?倪光南和柳传志关于发展方向的争论,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技术派”与“市场派”的一次决斗。
倪光南坚定地认为,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抢占制高点。他计划对标Intel,从芯片设计入手发展“中国芯”。
1994年,倪光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中科院承诺由联想牵头,组织有实力的计算机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一个国家投资计划。但在最后一刻,此前和倪光南步调一致的柳传志第一次说了“不”。
柳传志的理由是,芯片项目投入和风险巨大,不是联想的实力可以支撑。倪光南是“技术至上,并不清楚整个市场是怎么回事”。柳传志的路径是先利用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做大做强,再做技术开发。
科学家并不在乎失败多少次,因为只需要成功一次就够了。但是企业家不这么认为,因为一失足就可能成为千古恨。
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极度自信而又固执己见是他们的共同点,最终造成了水火不容的局面。每次开会,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直到1995年6月的那次会议,倪光南被解除职务。
倪光南被解除职务后,其主持的理想ASIC芯片、程控交换机等项目被陆续终止。1996年的一次大会上,联想从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道路转向“贸工技”。倪柳之争,划上句号。
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国 科技 公司被美屡次制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忍不住去想象: 如果当时走倪光南的技术路线,今日的联想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会如何?
即便是在被解聘之后,倪光南院士还是向联想呼吁“ 请不要解聘我的工作成果”,“希望我的这些工作成果,不要受到牵连”,然而事与愿违。
被免去总工程师职务的他,成了一个闲人,什么工作也不需要做。1999年,联想对外发布公告,正式解聘倪光南。
作为联想的创始人之一,倪光南离开了工作15年的联想,没拿到半点股份。扫地出门,不过如此。他却坦言:“自己终于解脱了,获得了新生。”
2004年是联想的巅峰,在这一年,联想收购了IBM 的PC 业务,而联想此举,也算是开创了先河,因为在此前,只有外企收购中国企业的份,还从来没有国企收购外企的先例。
也正是因为此事,人民网还发表了一篇-《联想三代CEO的接力与演进》,文中,人民网高度赞扬联想取得的成绩。
也正是从这时起,联想成为国人骄傲的品牌,而杨元庆则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然而事件后续的发展却出乎大众预料,在收购IBM 一年后,联想就发布声明,宣布将公司总部从北京迁到纽约。而这,也为后来的“美帝良心想”埋下伏笔。
而后,随着5G投票事件被曝光后,联想头上的“美帝良心想”光环愈加夺目。
19年4月份,联想2018年的财务报告出炉,18年全年联想营收超过500亿美元,为此联想CEO杨元庆还意气风发的向外界表示:这是联想最好的时刻!
而在19年5月份,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中国高 科技 行业受到冲击,系统、芯片惨遭制裁,全体国人同仇敌忾之际,杨元庆却淡然表示:全球化是趋势,联想不打算做操作系统跟芯片。
同月,当媒体采访CFO 黄伟明对于“美国增加中国企业关税”问题的对策时,联想高层黄伟明却表示:联想在全球设有制造基地,如果美国对中国增加关税,联想会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不受关税影响的国家。
联想今日之局面,不仅仅是因为多元化和并购导致流动性变差。
第一,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业务层面不重视研发。在“做大”和“做强”之间,联想选择的是前者。
阿里的CTO,工程院院士王坚,对联想有过一番尖锐的批评,“有一家公司大家很熟悉,叫联想,它就在中关村,看起来我们的物理的距离很近,但实际上它们的距离比这个硅谷还要远,我想差异就是联想缺乏 科技 创新的动力”。
后来,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反驳,“我觉得联想从来不缺创新的动力,我们的创新源源不断。”
事实如何?实际上,如果不是这次回科创板,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联想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这么少,约占收入的3%,和科创板格格不入。
另一个能体现研发在企业内部地位的是,薪酬。
截止2021年3月31日,联想集团的销售人员和研发人员分别为10963人和10216人,相差无几。
21财年,联想集团销售人员工资及激励费用为110.97亿元,费用化部分的研发人员薪酬为59.75亿元,考虑上资本化率,按照同等比例计算,研发人员的整体薪酬约为73亿元。
简单计算可知,联想集团21财年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是101.2万元,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薪为71.5万元,比销售人员低三成。
第二,是战略摇摆导致管理混乱。
联想的管理,不得不提的是手机业务的四次换帅。从刘军到陈旭东、乔健再到常程、陈允明,行业发展的大好红利,在换帅中消磨殆尽。
一个领导者一种风格,联想手机的产品线也众多,乐phone、乐檬、moto、zuk、VIBE,联想使用过太多品牌,根本无法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认知,“联想”的品牌优势被淹没。
频繁换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有媒体提到,联想高层比较在乎短期效益,没有长远的计划,如果在一年内没有做出成绩,就会被调离原来的岗位,尽管做出成绩可能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三,则是一些偶发事件。
一直以来,关于联想产品国内外两套定价的消息就活跃在各大网站上。尽管联想称有战略层面的考虑、两国环境的差异,还是引起了国内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兴华为被制裁,有媒体问联想如何应对,杨元庆的回应被解读为联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后来,联想的高管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联想可以、也完全有能力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避免关税政策的影响。
容易引发歧义的话、事后不够有力的回应,再加上5G投票事件,一桩桩事件反复让联想被动陷入舆情。
以上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在企业的文化上。
谷歌有句话,“企业文化可以把战略当早饭吃掉”。自上而下的价值导向能让战略的执行更高效,部门间的沟通成本更低,整个企业的运转效率更胜一筹。
联想的价值观从选择“贸工技”这样一条最容易走的路时就定下了。当然,在造不如买的年代,贸工技是遵从了 历史 潮流的一个选择。
收购IBM PC业务更是让联想坚定了这条路。
比如,自研的低端手机因运营商退补后表现不佳,联想在重视用户体验、升级产品、改变传统经销商模式等方面下功夫甚少,转而采取并购高端手机的方式重振手机业务。
这样的不冒险文化,让联想变得平庸。
结语
我无意去评价一家企业的好坏与得失,也无意去评价一个企业家的选择,更无意于联想近日陷入的舆论危机,公道自在人心。只是说起联想, 免不了要长叹一声!这本来是可以成为一家高 科技 公司,成为一家和华为一样的伟大公司,但它却可能要被人们慢慢遗忘,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联想购买20万片口罩遭爽约,获赔65.5万元,案件的始末有何细节?
起因:
2020年2月18日,联想与寰宇签署了《物料采购协议》,约定由寰宇公司向联想公司提供单价为3.78元的一次性口罩共20万片,金额总计756000元。后因寰宇公司不能如约交付口罩同意全额退款。2月26日退还100000元,但剩余656000元迟迟未退还,联想公司多次催促仍未果。
结果:
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公开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与寰宇(天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令寰宇公司支付联想公司合同款65.6万元及利息损失。
法院相关文件:
法院观点: H宇公司与取想公司签订采购粉议,双方关于买卖的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政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联想公司支付
了全部款项,但H宇公司至今未履行交付义务且不退还货款.故联想公司调求到令寰宇公司退还采购款656000元及利息摸失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H宇公司经本院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庭审抗出权利,不影响本院依据查明的事实和证
据进行裁判. 综上所述,本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目七十七条、第五百九十八条.《中华人艮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帚一百四十四条之规
定.
判决如下: 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退还合同款656000元及支付利息损失(以656000元为不数.自2020年4月30日g至实际付清之日止,按
照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柝信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国当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
间的便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0437元、保全费3839元(…”已预交).均……“负担(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蝌).
谁能通俗易懂解释联想集团怎么了,为何引起这么大争议与舆论?
原来由中科院100%控股的国有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神操作,中科院持仓比例不断缩减,那么联想到底是中国企业还是美国企业?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联想控股的前十大股东股东
中科院依然是第一大股东持股29.05%,第二大股东北京联持志远持股20.37%,而柳传志占其20%,
第三大股东泛海控股的董事长和柳传志有私人朋友关系,但是并没有血缘关系, 也不能说是一致行动人
第四大股东是北京联恒,而第七大股东宁旻(被称之为柳传志接班人)则持有联持志同14.5%的股份与联恒永康24.67%的股份。
总得来说,中科院虽然依然是第一大股东,但失去了一票否决权,柳传志控制不了中科院, 但是在第二大股东中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和第三大股东也拥有一些影响力,对其接班人也有很强的影响力,且是联想时间最长的董事长,所以,柳传志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在整个过程中,国有控股比例越来越低,以柳传志为代表的个人资本占比越来越高,感觉其挖空心思在攫取联想股权,虽然手续都是合法的!
并且其高层经常说一些让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言论,比如联想不是中国公司而是国际公司,再比如5G投票,不投华为!
这也难怪,人家的营收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中国以外,说是国际公司也没错,但人终究不能忘本!
另外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控制的滴滴赴美上市,被中国证监会严厉批评,有泄露中国详细道路信息的嫌疑,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所以现在让人觉得柳家人都是美国良心,对联想也颇多微词!
大家品品,仔细品
至于网络上一些流传的联想黑点,什么官网放日本武士,什么内外用户区别对待。我认为这些都是营销时候的骚操作,小米华为之类的也不少,这些犯不上罪大恶极。
至于投票事件,颇富戏剧性。
最早是某论坛上爆出来的,当时中兴被美国整了,还接受美国特派员,交罚款,大家伙气的不行。有人说中兴罪该万死,得找找中兴黑点,于是乎这哥们找5G投票的资料,证明中兴该死。
结果呢发现联想这浓眉大眼的做了插刀教,后来有人发帖,这才引爆了舆论。
1:横向看(与华为对比)差很多,纵向看(与方正、四通对比)强很多!
2:一群精于算计的人在搞计算,其算计能力(可怜可恨的中科院)远远高于其计算(科研)能力!
3: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无法让联想,这个大家心目中的阿斗站起来。
顺应时代而生的民族企业,随时代前进而发展壮大,却也辜负了民族重任在肩的 科技 使命,LX即名不副实,也名副其实
放在时代中看以及放在人民中来看这件事,说明百姓已经被资本裹挟的歇斯底里,对资本家痛恨到底,不也是对当下 社会 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抗争嘛。贫富差距悬殊,底层百姓生无可生,赢着通吃弱者无路可走。
这个事情源于几周前网络大V司马南发布的6个关于联想的视频,其中涉及的问题较为尖锐与敏感, 甚至还牵涉到了是否存在当年贱卖国有资产将原本的国企变为私人财产的问题。
此外,一个月前联想集团准备在科创板上市之后又撤回了申请。借着这事人们关注到联想集团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几位高管每年拿着上亿元的年薪,已经的柳传志不仅拥有联想控股股份还能每年获得千万元人民币的退休金。 该事件当时就引发了热议,热度刚刚平息下去后司马南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所以才搞得满城风雨。
下面给大家分析下司马南视频中提到的几个最关键的问题。
在港交所上市的联想系公司有两家,一是联想控股、二是联想集团,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很高。根据最新财务报告显示, 联想控股的资产负债率位86.54%、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更是达到了90.3%。 这样的负债比率比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还要高。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倒不该是重点。联想的主营业务其实就是组装电脑,高负债率是可以通过高周转率来弥补的,类似企业的负债率也很高。比如神州数码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80%、苹果公司则为82%、DELL电脑与联想的业务模式最相似,它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惊人的92%。
至于联想是否会像某大那样暴雷发生债务和现金流危机呢? 目前来看并不会,因为联想控股的现金与短期借款比为2.14、联想集团的该比例超过了7,某大连0.7都不到。
这个问题倒是关键中的关键。
根据司马南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年中科院将 29%的联想控股股份以27.55亿元 的价格卖给了泛海集团。2008年年底联想控股的净资产为139.4亿元,29%的股份对应净资产份额为40.42亿元。 27.55亿元就转让了40.42亿元的净资产 ,确实存在卖便宜了的嫌疑。
另外,泛海集团的老总叫作卢志强,此人与柳传志均为商业协会泰山会的成员,两人的关系不错,这又为事件增添了不少可以聊的地方。
如果存在贱卖国有资产情况的话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可能涉及犯罪,那绝对是劲爆大瓜。不过,仅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还不足以下贱卖的结论。因为在当时的 历史 环境下,很多国有企业为了激发活力均转让了资产给民营资本,那时还鼓励这么做。 当然,部分交易合规合理、部分的确则存在猫腻。
联想控股股权转让给泛海是否真有问题得参考当时协议中除了价格条款外的其它内容才能综合判断。
联想控股上市前的股东持股情况为:中科院持有36%的股份,名义上是最大的持股股东。不过,联想控股剩下的9位股东中有7位属于柳传志为首的联想高管系,他们共计掌控了联想控股42.5%的表决权。
因此即使不算上柳传志的老朋友泛海集团目前持有的股份,联想系高管的投票权也超过了中科院。
之后联想控股完成了在港交所的公开上市,各方的持股比例又进一步降低了。目前的持股情况为:中科院拥有29.05%、柳传志等联想高管员工拥有31.52%、泛海集团拥有16.98%。
司马南视频中提到的 中科院拥有的联想控股表决权少于柳传志等人是事实, 联想控股还没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的。但他说中科院失去了一票否决权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公司重大决策需要经过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通过,换言之,持股达到三分之一就拥有了重大事件的一票否决前。
请注意,三分之一的基数不是全体股东而是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 就联想控股来说,散户们几乎不可能参与股东大会,来表决的也就是中科院、柳传志等高管、泛海集团,三方共计持有77.55%的联想控股股份,因此只有一方持股超过25.82%就拥有了一票否决权,中科院可是有29.05%呢。
以上三个问题是司马南的视频中着重谈到的,尤其是后面两个贯穿了6个视频, 是最重要的内容,其他一系列问题均是围绕着他们展开的。
网上之前传出了柳传志回应的音频,结果后来被证实那是2018年5G投票事件后柳传志的发声,而不是最近回应司马南的。
实话实话,司马南的视频很吸引眼球,也引发了舆论的热议,但他的观点还不足以撼动联想集团。当年比联想股权交易复杂多的案例还有很多,那个年代国企转民企是比较普遍的,可能大家不清楚万科的前身其实也是国企。
到底存不存在贱卖国有资产还得有更加详细的数据及当年股权交易协议具体内容来判断。 但这个瓜已经抛了出来,引起舆论热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一方面,网上传出柳传志派出他的女秘书约谈司马南并提出了四条解决方案,司马南并没有理会。不知道该消息是否为真的,如果是真的,那说明柳传志不想把事情再放大,毕竟还涉及中科院。至于该事件是否会继续发酵就得看司马南及其背后大佬们的想法了。
建议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如果柳传志和联想真的有严重问题,后面必然会有更大的瓜出现。
好好学习 历史 和政治吧
我就说说我的感性认识:1.用过联想手机,贼难用。2、联想电脑国内价比国外价贵,买办!3、这么多年没有一丁点核心技术,还是个组装厂
简单点说吧,有人故意在整他,看中他的市场份额。。手段低级
对联想发难之初 很明显是:有预谋、有策划、步步推进的。上周联想被做空是一次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国际做空势力对中概股的狙击策略改变了,开创了一个无调研分析,只靠小机构造谣,大机构传谣的做空新时代。
对联想发难以后:一些逐利本性无法按耐的自媒体人,好像苍蝇嗅到了血腥。前赴后继,络绎不绝。流量效应,让参与者斗志昂扬,起哄看热闹、顺便抒发“正义情结”的吃瓜群众也大呼“过瘾”!人人标榜“正义”,各个英雄豪杰。真的是一出群英荟萃的网络盛宴呢。没有入戏、入席的,快点的。
我也说说联想事件
联想事件从司马南11月初开始质疑,到现在已经持续发酵将近二个月了,先是司马南的质疑,接着张捷的证据深挖,到凤凰卫视的辩论,及自媒体的积极跟风,在网上是沸沸扬扬。
联想事件的导火索是联想申请科创板上市,虽然闪电式的申请与撤回,却报出了自己的财务状况,让司马南根据联想的财务报表,连续发出多期质疑,网民虽然力挺,但跟风的并不多,因为可说事都让司马南说了。但张捷的深挖,及凤凰卫视的辩论,让联想事件达到了高潮,网民纷纷参加发表观点,支持柳传志的声音,显得苍白无力。
联想这回是确实引起了众怒,以往多次对联想的不满,集中暴发了。先是倪光南被踢出联想,到联想的私有化转变;从联想投票支持高通,到联想的参与金融放贷;从极低的科研投入,到高管的高薪待遇;从总都的迁移美国,到滴滴的偷偷上市等,老百姓看到联想确实做的太过分了。
中央提出把权力装进笼子里,权力不受约束,难免产生官员腐败。同样资本野蛮扩张也需受到约束,否则会伤害基层群众。国家既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这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举措,又要控制资本的无限扩张。
国家既要遵从民意,又要保护企业,剔除企业中的腐败,纠正企业发展中的偏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更好更 健康 的发展,是国家必然要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