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粤剧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

战后之初,香港粤剧虽秉承1930年代粤剧善变的传统,但其后却向传统戏曲表演的方向发展在剧目形式上,时装粤剧越来越少,剧本创作趋向文学化,但重视田文修饰,曲词句式趋向七字齐言,选材则多从古典戏曲中撷取。表演上,向京剧靠拢,重视身段表演。戏服也因制作师传渐少,以及审美标准的改变,渐渐脱离传统南派珠片及兔毛出锋的样式,和京剧戏服看齐。

1950年代,仙凤鸣剧团的出现,令到香港粤剧产生根本的变化。白雪仙虽然出自薛觉先的门下,但她却秉承薛马两家之长。在戏剧文学上,她一如马师曾,著意提升表达的内容;表演上,她继承乃师向京剧学习,讲究北派身段。但她在粤剧音乐上,却没有从粤曲板式出发,反以选取古谱大调或创新曲为主。

和白雪仙共同作山页献旳人,主要是编剧唐涤生。没有康涤生的创作,白雪仙茌以确立她的艺术地位,但没有任剑辉和白雪仙的表演,唐涤生也难以名垂后世。

不过,任白和唐涤生也开创了新的粤剧表演风尚。其一是把表演角色局限在生旦二人,其他角色均成为隌衬。虽然这使戏剧表演更集中,但也因成为风尚,加快了生旦以外行当角色的衰亡;其二是把展现情节为主的传统粤剧,变成展现人物情感冲突为主旳言情粤剧;其三虽然是加强了粤剧的文学性,但同样如元杂剧一样,减低了粤剧舞台表演的要求,令到生旦对唱成了粤剧的粤剧的潮流。

因为唐派粤剧的兴起,业余爱好者更容易掌握表演,令到大量业余爱好者投身粤剧表演或粤曲演唱,使粤剧逐渐形成专业和业余界线模糊的情况。

唐涤生过世后,剧坛主要的几位名令也相继退休。在麦炳荣、凤凰女领导的大龙凤剧团的带动下,粤剧一度回归锣鼓粤剧。但占主导,最终仍是传统表演和剧本创新的两线为主。

1970年代,薛觉先关门弟子林家声的崛起,正代表了向戏曲传统靠拢,以舞台表演为主的艺术门派。而由任剑辉、白雪仙训练的雏凤鸣剧团,仍以表演唐派名剧为主,代表剧本创新的艺术门派;不过,创新的剧本经过三十多年的表演,再也不算创新,鶵凤鸣剧团虽然以偶像形式风麾万千影迷,但其艺术建树却远不如林家声。1990年代,林家声的退休和雏凤鸣的解散,粤剧又开始向一个新的年代。

于广东人,特别是广州人来说,无论是出国定居还是短暂的公务和旅行,都没有很明显的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那种感觉,因为吃的是粤菜,听的、讲的仍是粤语。而且,在国外,当地华人还常满怀骄傲地告诉你: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菜(广州美食),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曲和粤剧的知音。由此可见,粤剧在广东和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粤剧有一个“南国红豆”的美称。1956年5月,广东粤剧团赴北京参加会演,周总理接见主要演员,并在座谈会上称粤剧是南国红豆。周总理以南国红豆来比喻粤剧,可谓别出心裁而又贴切、形象,说明了粤剧是南方的产物,象红豆那样晶莹可爱,令人怀念。

在全国400多个地方剧种中,在祖国繁花似锦的戏曲百花园中,粤剧这颗南国红豆无疑是别具一格、源远流长,并且根深叶茂的。它不仅长遍了珠江两岸,而且还移植到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一带。

在广东省内,粤语地区人口近4千万,再加上广西大部分地区以及港澳等地,其影响是相当可观的。说是华南流传最广、观众最多的地方剧种,以它来代表广东省称之为粤剧,是实至名归的。粤剧在3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一些特色。一是它的可塑性大,善于吸取许多新的、外来的、民间的东西,从粤剧的发展史看,它吸收了民歌、流行曲、兄弟剧种、文明戏以至电影上的一些表演方法,可谓兼收并蓄。

二是它的音乐性丰富、曲牌多,新曲多,新曲入剧层出不穷,而广东音乐是举世闻名的,有的观众尽管不欣赏粤剧内容,但对广东音乐、戏剧音乐仍然倾倒不已。

三是粤剧剧目多,新戏多,剧目多达3千多个,在全国400多个剧种中,是剧目较多的剧种之一。题材广阔,这对扩大观众的视野、开拓演员的戏路和表现力都是有帮助的,也是其他地方戏曲所罕见的。

四是粤剧的伴奏乐队发展很快,从初期的五、六人(五件头)发展到10多20人,并采用中西乐器结合的手法,较多地使用西洋乐器,如小提琴、萨克斯等,在国内诸地方剧种中,也是独树一格的。五是粤剧词曲比较通俗,许多生动、活泼的方言口语入戏,特别在“说白”当中运用得很传神。

粤剧的历史

粤剧

粤剧,又称 " 广府大戏 " ,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

种,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广东,广西 ,香港,澳门非常

流行,美洲,欧洲,澳洲 ,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区也常

有演出.

粤剧的形成情况十分复杂,明代的弋阳腔 ,昆腔,

清初以来的西秦戏 ,汉剧, 甚至江苏,河南,安徽

,湖南, 河北,广西等地的戏曲艺术,都对粤剧有

不同程度的影响.

红船的消失

以前,戏班经常在河网纵横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演出,往来

只能依赖船只,因此,艺人大部分时间会在戏船食住.由

於戏船船身全部髹上红色,故称「红船」,又用龙头凤尾

装饰,十分壮观.民国期间,盗匪横行,「红船」子弟要

设法保护自己.

后来,在广州和其它城镇,戏院渐渐增多,戏班便减少

落乡演出的次数;同时,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日

益发达,「红船」的作用消失,逐渐被淘汰了.

抗曰时期的粤剧 1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国对日

本进行八年抗战,不少戏班上演爱

国剧,例如:薛觉先演 「貂蝉」,

马师曾演出「还我汉江山」,

「汉奸的结果」等剧目,他们还合

作拍过一部筹募救国公债的电影

「最后关头」.关德兴变卖戏服衣

箱,筹款募捐,组织「粤剧救亡服

务团」.其他粤剧演员则踊跃购买

爱国公债,义演赈济难民.

一九三八年广州失陷,粤剧工作者纷纷移居

香港,第一流人材集中在本港,粤剧便旺盛

起来.香港沦陷,他们转往澳门避难,使当

地粤剧演出顿然兴旺起来.及至澳门也无法

容身,便转入广西各地演出,过著颠沛流离

的生活.

抗日时期的粤剧 2

四九年后国内粤剧的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步

骤地对粤剧进行「改戏,改人

, 改制」 .改戏方面,提出

「好看有益」的要求,鼓励剧

团上演内容健康的剧目,整顿

旧剧目,创作或改编反映时代

的历史剧及现代戏.

柳 毅 传 书 剧 照

四九年后国内粤剧的发展 2

在舞台艺术方面,建立导演制,净化舞台形象,注意整体

配合.一九五八年,把广州各省属,市属剧团合并,成立

「广东粤剧院」 .六十年代初,成立「广东粤剧学校」,

培养接班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与其它剧种一样

受到摧残,剧院停业,剧团解散,成员不是下放劳动,便

是被迫转业.八十年代,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粤剧艺

术再次发展起来.

四九年后香港粤剧的发展 1

香港光复之后,粤剧艺人纷纷组班演出.五十年代,新马师曾,何非凡,陈锦棠,任剑辉,芳艳芬,红线女,秦小梨,白雪仙等演员,成为粤剧界的支柱.

芳艳芬

白雪仙,任剑辉

四九年后香港粤剧的发展 2

八十年代中期,粤剧从低潮

恢复过来,戏班演出活跃;

同时,有不少业馀爱好者学

演大戏,学唱粤曲,作为生

活嗜好.现时,香港粤剧特

色是保留传统表演和艺术的

面貌较多,与国内积极革新

的方向不同,形成香港与广

州粤剧演出风格有明显分

别 .

林 家 声

粤剧在海外的发展 1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广东籍

华侨比较多,粤剧在清代咸

丰年间,已经建立基础,所

以有「粤剧第二故乡」的称

誉.到现在,香港的剧团或

演员都会应节日及神诞受聘

该地演出街头的「神功戏」.

新 加 坡 粤 剧 演 出 剧 照

粤剧在海外的发展 2

「 雏 凤 鸣 粤 剧 团 」 美 加 巡 回 演 出 的 海 报

粤剧在美洲大陆演出的历史悠

长,根据文字及图像资料显示

,至少有一百三十几年.目前

,美洲的华人社会,仍然有很

多华侨喜爱粤剧,所以香港和

广州的粤剧团经常前往当地演

出. 近年,华人移居美加的数

目增加,其中有不少热爱粤剧

,於是在当地成立曲社,剧社

,作为排练的地方,间中也有

粤剧的演出.

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由戏曲演员的唱,做,念,打

,以及相关的化妆,服装,道

具 ,锣鼓音乐等共同组成.如

果与话剧,歌剧,舞剧等戏剧

形式比较,戏曲的特点在於表

现手段的程式性与多样化,是

一种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

戏曲

戏曲表演,念白有调,动作有式,锣鼓有经,歌唱有各种曲牌和板式,武打有各种套数,唱,做,念,打和音乐拍和都有一定的格式,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程式」.「程式」是戏曲表演的种种规范,也是戏曲演员和其他戏曲工作者的沟通语言,更是戏曲表演体系一些规范性的基本规律.

由 盖 鸣 晖 及 吴 美 英 示 范

程式表演 1

程式表演 2

「排场」是粤剧的基本表演方法及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定规范的锣鼓,唱腔,功架,人物的心理描写,情节,特定环境等因素组成.有一些「排场」比较简单,有一些则比较复杂

, 例如「会妻」,「猜心事」,本身就是一段戏.这是由於很多「排场」是从传统剧目的精彩段落提炼出来,比较简单的只是一个表演片段,而较复杂的基本上可以独立成为一出「折子戏」,能够作为演员在演出时借用的表演规范.

做功 :

1.虚 拟 动 作 的 运 用

日 常 生 活 之 中 , 人 的 动 作 离 不 开 一 定 的 对 像 与 环 境 , 像 开 门 要 有 门 , 骑 马 要 有 马 , 上 课 会 在 课 室 . 但 在 戏 曲 舞 台 上 , 演 员 要 在 不 存 在 或 部 分 不 存 在 的 环 境 和 对 象 的 条 件 下 , 通 过 身 体 动 作 , 使 观 众 联 想 到 原 来 的 对 象 和 环 境 , 这 种 动 作 就 称 为 「 虚 拟 性 动 作 」 .

2.虚 拟 动 作 的 真 实 和 不 真 实

有 些 虚 拟 动 作 接 近 生 活 动 作 , 例 如 开 门 , 关 门 , 上 楼 , 落 楼 , 做 针 线 等 .

但 是 有 些 虚 拟 动 作 已 经 摆 脱 对 生 活 动 作 的 模 仿 , 例 如 坐 轿 , 坐 车 , 策 马 等 . 因 为 经 过 长 期 实 践 和 提 炼 , 部 分 舞 台 动 作 已 经 偏 向 歌 舞 化 , 演 变 成 一 种 戏 曲 表 演 独 有 , 著 重 形 式 美 的 「 韵 律 动 作 」 .

3.做 功 五 法

戏 曲 演 员 的 舞 台 动 作 , 称 为 「 做 」 , 也 称 「 做 手 」 , 「 做 功 」 . 传 统 艺 人 认 为 做 功 有 五 法 , 即 「 手 , 眼 , 身 , 法 , 步 」 .

「 关 目 」 , 即 是 眼 睛 的 各 种 表 演 动 作 . 演 员 透 过 眼 神 把 角 色 的 思 想 感 情 , 心 理 活 动 , 向 观 众 和 同 台 演 出 的 演 员 交 待 . 但 是 从 观 众 的 角 度 来 看 , 演 员 的 眼 睛 较 细 小 , 不 容 易 看 得 清 楚 , 所 以 要 以 手 部 动 作 配 合 , 使 观 众 从 演 员 的 「 出 手 」 看 到 眼 神 的 变 化 .

4.关 目

5.做 手 和 身 段

「 做 手 」 和 「 身 段 」 是 通 过 演 员 的 动 作 来 表 达 剧 情 的 表 演 方 法 . 每 一 个 行 当 有 自 己 的 「 做 手 」 和 「 身 段 」 ; 即 使 同 一 行 当 的 演 员 , 表 演 方 法 及 风 格 也 有 不 同 . 传 统 基 本 动 作 有 「 拉 山 」 , 「 扎 架 」 , 「 走 水 波 浪 」 等 等 .

6.步 法

「 步 」 或 称 「 步 法 」 是 戏 曲 演 员 「 动 作 造 型 」 重 要 的 一 环 . 台 步 配 合 身 段 , 做 手 , 演 员 的 形 体 美 才 可 表 现 出 来 . 除 了 一 些 基 本 台 步 之 外 , 每 一 个 行 当 都 有 自 己 独 有 步 法 , 例 如 花 旦 的 「 走 俏 步 」 , 「 云 步 」 等 .

7.水 袖 功

「 水 袖 」 的 表 演 动 作 有 很 多 , 常 见 的 有 「 滚 袖 」 , 演 员 双 手 滚 动 , 表 示 紧 张 , 发 怒 等 情 绪 ; 另 一 种 「 惊 袖 」 是 表 现 震 惊 , 惊 栗 , 惊 惶 失 色 等 情 绪 .

8.水 发 功

「 水 发 」 是 缚 在 演 员 头 顶 一 束 长 长 的 头 发 . 「 水 发 」 有 不 同 的 表 现 方 法 , 跪 著 , 站 著 , 坐 著 都 可 以 . 演 员 用 颈 力 及 腰 力 把 「 水 发 」 逆 时 针 方 向 转 动 , 愈 转 愈 快 . 「 水 发 」 是 用 来 表 现 人 物 异 常 激 动 或 颓 丧 的 情 绪 .

9.翎 子 功

广 东 人 称 「 翎 子 」 为 「 鴙 鸡 尾 」 . 「 翎 子 」 有 不 同 的 表 演 方 式 , 例 如 「 捋 鸡 尾 」 , 「 震 鸡 尾 」 等 .

打功 :

1.南 派 和 北 派

广 东 人 将 粤 剧 的 传 统 打 法 称 「 南 派 」 , 而 「 北 派 」 则 由 京 剧 引 进 过 来 .

「 南 派 」 武 功 的 基 础 是 拳 术 , 其 次 是 棍 , 刀 , 枪 等 . 「 南 派 」 的 特 点 是 硬 桥 硬 马 , 出 手 有 力 , 有 气 势 , 稳 重 和 沉 著 .

2.手 桥

粤 剧 的 拳 术 , 我 们 统 称 为 「 手 桥 」 .

3.刀 和 剑

粤 剧 里 , 刀 剑 的 打 法 , 一 般 是 劈 , 刺 , 挡 等 .

4.枪

粤 剧 舞 台 上 最 常 见 的 兵 器 是 长 枪 , 或 称 「 缨 枪 」 . 枪 有 一 套 套 的 打 法 , 称 「 套 数 」 , 常 见 的 有 「 大 快 枪 」 , 「 小 快 枪 」 , 属 「 北 派 」 ; 而「 南 派 」 有 「 背 剑 」 , 「 十 字」 , 「 三 枪 」 等 . 「 北 派 」 还 有 「 脱 手 」 的 打 法 , 即 是 一 个 或 者 几 个 龙 虎 武 师 把 枪 抛 给 主 角 , 主 角 用 脚 将 枪 踢 回 .

觔 斗 的 种 类 很 多 , 常 见 的 有 「 大 翻 」 , 「 级 翻 」 , 「 抢 背 」 , 「 扒 虎 」 , 「 车 轮 」 或 「 半 边 月 」 等 .

5.翻 觔 斗

唱功 :

1.喉

「 平 喉 」 是 指 饰 演 男 性 角 色 唱 出 的 歌 声 . 粤 剧 里 , 男 性 角 色 统 称 做 「 生 角 」 .

至 於 「 大 喉 」 , 也 是 生 角 唱 的 , 是 一 种 表 现 英 武 人 物 的 唱 法 , 嗓 音 高 亢 嘹 亮 .

念功 :

1.白 榄

「 白 榄 」 是 一 种 有 节 奏 , 押 韵 和 及 句 逗 比 较 整 齐 的 念 白 , 行 内 人 称 之 为 「 数 白 榄 」 . 「 数 白 榄 」 每 句 结 尾 都 押 韵 , 由 敲 击 乐 器 「 卜 鱼 」 」 打 节 拍 相 衬 .

2.浪 里 白

「 浪 里 白 」 多 用 於 一 段 唱 词 中 间 , 或 者 在 过 门 时 停 唱 , 改 念 「 口 白 」 , 利 用 进 行 中 的 音 乐 衬 托 .

二、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是谁

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是红线女。

红线女(1927~2013),广东开平人,生于广州西关,原名邱健廉。红线女是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红线女开创了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红派艺术,为岭南粤剧艺术乃至中华文明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1924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开平水口泮村。家住广州西关,常随母亲到戏院看戏,回来在家中仿效演唱。

1938年因日军侵华而失学,同年7、8月间,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学艺,取艺名小燕红。1939年春节,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从此,她在戏班中练功、学唱,夜场演出扮丫环、宫女的角色。在香港郊区演出日场时,也担任一些戏份不多的配角,在“天光戏”中,还有机会演主角。

1940年,红线女随何芙莲临时搭班于靓少凤的金星剧团演出。1941年在上海演出,红线女当上了第三花旦。1943年,她在肇庆演出,在内陆第一次用“红线女”这个艺名。从此,她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以后到抗战大后方广西等地演出了许多马派剧目,如《苦凤莺怜》、《斗气姑爷》、《软皮蛇招郡马》等。

抗战胜利后,红线女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并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言恨史》等剧。1952年,她在演出《一代天骄》、《王昭君》,改编《蝴蝶夫人》和莎翁名著的实践上,根据自己的天赋,嗓音条件,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了“红腔”。

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20世纪50、60年代,红线女曾随团赴朝鲜、越南演出。

20世纪80年代,面对粤剧舞台演出的不景气,为振兴粤剧,她重排旧剧,编演新戏。1988年国庆前夕,红线女率广州粤剧团到北京举行了“红线女专场”;1994年,红线女又在北京主演《白燕迎春》,成功地塑造厂一个外科医生沈洁的艺术形象。

2009年,红线女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2013年12月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三、粤剧唱腔分类

粤剧唱腔分类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其实这都和戏曲及粤剧的发展相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粤曲的唱腔,欢迎参考!

粤剧唱腔分类

诗赞类一般又称为说唱类。广东本地的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的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这是根据广东话的语言特色组成,在语分平仄、句分上下的基础上,广东说唱类的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广东话分阴阳平,这和北方语系的阴阳平不同,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也即是和京剧的“皮黄”同类,所以粤剧也属于南北路的戏曲,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和北路“梆子”唱腔。

板腔体、诗赞体戏曲唱腔和曲牌体戏曲唱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板腔体和诗赞体戏曲唱腔没有固定的乐调旋律,旋律由曲词的语音决定,所以即使同是“慢板”或“中板”,可以因为曲词不同,有不同的音乐旋律。

曲牌体戏曲唱腔却是先有乐调旋律,再填曲词,其中骨干音更不可修改,所以无论千百首同曲牌的曲,即使曲词不同,但其分布之声调必然相同,否则不同填一首小曲。

粤曲“梆黄”虽然有不同板式和不同调式,主要有两种曲式〔当然其中没有计算一些新创制的曲式如有序中板,和粤曲的西皮、恋檀,这均属于特例〕,即旧曲式和新曲式两种。

旧曲式指由七字句发展为十字句的不同板式,其特点是根据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分为上下句式。最初由齐言七字句滚唱开始,发展出七字句中板,再演变为十字句中板,再演变为十字句慢板,再演变为七字句慢板。

七字句扩张为十字句的方式为在第一字之前,第三字之前,加上与第二字和第四字相反平仄之字,在第五字之前加上一字,即成十字句。举例如下:“金钩银饵钓寒江”——《西楼错梦》小生池同上唱的慢板头顿。

这句曲除可唱成“快点”之外,也可改成十字句慢板或中板,修改如下:“钓金钩,抛银饵,独钓,寒江。”

同样地,一些十字句中板也可倒过来,例如: “欲偷折隔篱花,追忆堤边柳,容我一诉往事,凄清。”——《再世红梅记》

十字句式的正文如下: “隔篱花,堤边柳,往事,凄清。”——《再世红梅记》

倒回七字句便成——“篱花边柳事凄清”同样可唱慢板的头顿或快点。 早期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钹鼓板,声调比较简单。清朝粤剧解禁后,加入梆子。

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多达四十几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及敲击乐器。其中弹拨乐器包括古筝、琵琶和蝴蝶琴;锣鼓则包括卜鱼板、沙的、双皮鼓/梆鼓、钹、京锣、勾锣、战鼓、大木鱼、小木鱼、大锣及钹、大堂鼓。粤剧改革后,更接纳了萨克斯管、小提琴等多种西洋乐器,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

梆子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北方称“梆子”,南方称“南梆子”,亦称“方梆子”。北方戏曲所用的梆子是实心,简称“梆子”,南方梆子有大、中、小之分,由长方形的中空木块所制成,演奏时悬挂在支架上,用鼓签击奏。由于可以连续快速击出声音,容易营造热烈紧张的气氛。因为梆子用于击出节拍,所以产生了“梆子腔”。梆子腔又称秦腔或西秦腔,发源于陕西、山西及甘肃一带,17世纪初(清朝初期)才慢慢流传至广东。梆子腔有分首板、慢板、中板、滚花、叹板和煞板等板式。

木鱼也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外状像鱼头,中间挖空成了共鸣箱,正面开一条长形鱼口,手持小木槌以敲击发声。木鱼最初是佛教的法器,亦是宗教音乐的伴奏乐器,后来渐为民间器乐所采用。木鱼音色空洞,发音短促,轻快活泼,常扮演伴奏的角色,在“数白榄”时作敲击节拍之用哦! 行内称乐队或乐师为棚面,锣鼓的领奏者为掌板。安坐于戏台的左则。棚面要熟悉锣鼓点才可以为观众营造的气氛。例如:唱口一槌、收掘一槌、收掘三槌、诗白锣鼓、白榄锣鼓、闪槌、急急风及叻叻鼓。

早期的棚面共分十手:箫笛、三弦箫打铮吹螺、(日)大钹(夜)二弦、(日)掌板(夜)大鼓、(日)打锣(夜)掌板、(日)大鼓/副二弦、(日)发报鼓/大锣、提琴/小锣大钹、横箫大锣、小锣及后备。后来,吸收了其他地方剧种,加入了短喉管、长喉管、京胡及扬琴。薛觉先率先引入西乐乐器,更开创了“西乐部”,当民乐器包括了梵哑铃、木琴、文德连、吉他、色士风及班祖。 粤剧的.乐谱称为工尺谱,是粤剧传统的记谱方式。跟其他地方剧种所用的大同小异,都是利用谱字如合、士、乙、上、尺、工、反、六等代表唱腔里的乐音。曲牌泛指曲牌体系以外的说唱及板式的曲调名称。粤剧唱腔分两大体系,一是板腔体系,另一是曲牌体系。主要分为牌子、大调及小调。曲调是有固定的旋律,包括:《阴告》《银台上》《骂玉郎》《秋江哭别》及《平湖秋月》。

拓展资料:

历史起源

粤剧的形成时间,有以下四种观点:

(1)形成于南宋。陈非依在其《粤剧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梁沛锦也认为:“从粤剧发展渊源来说是悠久而又深远的,简括地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2)形成于明代中后期。赖伯疆、黄镜明合著的《粤剧史》认为: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

(3)形成于清代前期。王兆椿《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出现的“广腔”看作粤剧历史的第一阶段。

(4)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认为,广东的本地班和外江班并立的时候可以看作粤剧奠定基础的时候。外江班逐渐退出广东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欧阳予倩认为粤剧形成于清中叶以后。何国佳在《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中认为粤剧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也有学者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义(或稍前)算起的观点,也属于此列。粤剧的历史始于唱梆子,约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后又吸收了二黄,成为“皮黄系统”的一员。

历史发展

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

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渐形成。

清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

清中叶时,粤剧传入雷南路地区,即高、雷、廉、琼等下四府,故又称“下四府”粤剧。

清咸丰年间,粤剧传入广西。

清光绪年间,粤剧的名称出现。

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改用广州方言 。

辛亥革命后,粤剧受文明戏、话剧的影响,20年代以后又受西方现代电影艺术的影响,从而引进了时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乐,除使用民族乐器演奏外,还使用了小提琴、电吉它、爵士鼓、小号等,并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粤语演唱。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艺人积极挖掘优秀剧目、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

1953年,广州粤剧团成立。

1956年,周恩来给予粤剧“南国红豆”的称号。

1958年,广州地区9个粤剧大班合并成立了广东粤剧院。

1960年,广东粤剧学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

文化特征

表演艺术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基础表演

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

唱腔

粤剧为多声腔剧种。其唱腔结构体制主要为板腔体,兼有曲牌体。其声腔有梆子、二黄、高腔、昆腔、专腔、歌谣、杂曲等。其中梆子、二黄为基本声腔,习称“梆黄”。

大腔,原用于高腔剧目中,并有“大腔首板”“大腔中板”“大腔四门”等板式之分。保留着一人清唱、众人相合,鼓锣间奏、不尚管弦,以及高亢、明丽的风格和特点。

昆腔,粤剧习称“昆牌子”。早期的昆牌子,不少是从昆曲中直接吸收过来的。这些牌子,曲文大都出自昆曲原本。昆牌子词格,多为长短句,也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但数量不多。粤剧中,今尚保留近百支高昆牌子,它们都有一定的曲词和锣鼓伴奏程式,但都已脱离了原来剧目而被单独使用。原有牌名遗失较多,常以唱词首句称呼或套用其他牌名代之。其常用调式有商调、角调、羽调,均为五声音阶;宫调式为七声音阶。

梆子,其唱腔特点是以梆击节,高亢激越。击节之梆,也称“柝古”,南方叫“木鱼”。早期以梆(即“木鱼”或称“卜鱼")、笛(唢呐、竹笛)、二弦伴奏,称为“梆笛组合”。打击乐器用“大锣鼓”,又称“高边锣鼓"。

歌谣,粤剧歌谣体唱腔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板眼”“芙蓉”等。

演唱

粤剧演唱分平喉(男腔真嗓发声)、子喉(女腔假嗓发音)、大喉(又称“霸腔"“左撇”,男腔真嗓发声,兼用假嗓)、玉带左(又称“平霸”,男腔真嗓发声)。生、丑用平喉,花旦用子喉,小武、武生、花脸用大喉,末、婆用平喉。“武戏文做”的小武、武生多用玉带左。平喉、子喉唱本腔(指各种板式、曲牌的基本曲调);大喉、玉带左往往将本腔翻高四至五度行腔。“问字拶腔”是粤剧主要润腔方法,行腔一要顺乎词意,二要讲究字声、语调,不求花哨,由此形成了粤曲的腔由字出、字随腔落,调式变化与节奏变换自然、顺畅之特点。

说白

粤剧说白的最初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直到民国早期,粤语才真正成为演出的基本语言。粤剧说白按照押韵与否可分为八种,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

武打

把实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用到粤剧舞台上表演,是早期粤剧的表演特色。以实用性武技入戏,在其它地方剧种中较为少见。相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突出表演性和以身段美感为主的北派武打技巧,惯将传统粤剧武戏技能称为南派武技。这是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呕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行当

粤剧原有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等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大类。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十分出色。粤剧化妆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排场艺术

排场是传统粤剧演出的主要艺术元素。它是传统粤剧舞台程式动作的有机组合。早期粤剧“提纲戏”没有完整规范的文字剧本,艺人只有掌握大量排场,方能应付当时粤剧的演出。传统粤剧表演排场大致可分两类:

〈1〉一般性的群体表演排场。

〈2〉敷衍具体戏剧情节需要的特定表演排场。

粤剧排场有固定、规范的表演程式组合,有一定的表演特点,有具体的内容指向,有能够被其它戏套用、仿用、借用的普遍的意义。当年的“提纲戏”往往就是由众多的排场连缀而成。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排场艺术不断地有所创造、发展和丰富,也有部份遭到了淘汰。

代表剧目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登科》等所谓“江湖十八本”,后又出现《黄花山》《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苏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场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剧目还有《白金龙》《火烧阿房宫》《平贵别窑》《宝莲灯》《罗成写书》《凤仪亭》等。

雷州半岛主要演出剧目是江湖十八本,如《三度梅》《七贤眷》《雪中炭》《七状纸》《黄花山》等。下四府粤剧班在继承、保留传统剧目之同时,也有所创新,形成剧本结构和表演上地方特色。如《李槐卖箭》《秦香莲》《贺寿》《搜宝镜》《千斤重》《盲公打靶》《花云带箭》《包公铡侄》等。

广西粤剧艺术工作者除了演出《胡不归》《荆轲刺秦王》《红娘》《蝴蝶杯》《白蛇传》等传统剧目外,还改编演出了《东王杨秀清》《关汉卿》等历史剧。在各革命斗争历史时期,还曾创编了《红颜逃难》《大地洪峰》等宣传抗日和民主革命思想的现代粤剧[6]。

分布地区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粤剧流行于广东,后传入广西、台湾、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