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拉克现状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与它接壤的国家众多,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约占21%。该国穆斯林约占人口的95%,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居民讲波斯语。

《西班牙日报》2014年3月21日刊登题为《10个数字了解伊拉克政治经济现实》一文,作者伊尼戈·罗萨恩斯·德乌加特通过十个数字说明:伊拉克现在是一个“失败国家”。

1、“失败国家指数”名列第九。

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2年公布的“失败国家指数”列表上,伊拉克排名第九。榜单前几位的国家分别是索马里、刚果(金)、苏丹、乍得和津巴布韦。伊拉克糟糕的状况主要与其军事化、国内冲突和宗派主义有关。伊拉克曾在2007年排名第二。

2、最近一次袭击导致56人丧生

伊拉克政府似乎没有能力扑灭国内的“基地”组织和其他叛乱组织的势力。3月19日在巴格达发生的一系列汽车炸弹袭击和自杀式袭击已经导致近60人丧生,超过200人受伤。死伤最多的一起爆炸发生在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附近。“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3月20日通过互联网发表声明称对这起事件负责。

尽管伊拉克的暴力状况已经比2006年和2007年逊尼派与什叶派宗派冲突引发的内战期间要缓和得多,但该国已经被持续不断的暴力局势拖垮。巴格达省仍是情况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往往在冲突造成的遇难者数量连续几个月呈下降趋势时,突然又出现反弹。2012年3月至5月,巴格达的遇难者数量分别降至44人、54人和49人,这在伊拉克来说已经较少了,但好景不长,到了6月这一数字又升至147人。另外,与首都伊拉克相比,摩苏尔的暴力局势更为严峻,那里的枪击事件比汽车炸弹袭击更频繁。

3、马利基仅获得24.2%的选票

尽管努里·马利基领导下的竞选联盟在2010年的议会选举中仅获得24.2%的选票,但他仍成功执掌了伊拉克的政坛。马利基一再强调只能以铁腕统治伊拉克,而从连续不断的暴力局势来看,他的手腕尤其严酷。马利基颇受宗派政治制度的青睐,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什叶派、逊尼派还是库尔德人都别无他选地投他一票。

什叶派和库尔德人将逊尼派抛在一边的权力划分自选举初期就从未间断。基本上什叶派控制了巴格达的中央政府,而库尔德人前所未有地在北部得到了更大的自治权。作为什叶派的主要领袖,马利基通过对安全力量和军队的控制保障了权力的稳固。

反恐的合法化对于伊拉克政府控制对手、尤其是逊尼派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司法机构将反恐法第四条不由分说地强加给逊尼派。任何参与恐怖行动或资助和推动这类行动的人都将被处以极刑,任何包庇此类罪行的人都将被判处无期徒刑。

反恐法在伊拉克就是为铲除政治对手服务的,例如逊尼派副总统哈希米。马利基的其他对手也都遭遇过类似威胁。强行逼供在伊拉克已经司空见惯,警察利用暴力屈打成招并非难事。尽管逊尼派聚居区不断爆发示威,伊拉克政府仍无意废除第四条款。据称,伊拉克于2005年恢复了死刑,此后被执行死刑的人数达447人,仅2012年就有129人被绞死。数百人现在正等着被送上绞刑架。

4、60万国外朝圣者。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朝圣者前往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和卡尔巴拉朝圣,其中约有60万国外朝圣者,很多来自伊朗。伊朗与伊拉克的宗教纽带坚不可摧,是建立在长达几个世纪遭受迫害的基础上的。殉教思想在两国文化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美国新保守派曾认为一个没有萨达姆·侯赛因、由什叶派控制的伊拉克将成为美国在中东应对其他逊尼派政府的天然盟友。出于极度的无知,沃尔福威茨等政客甚至认为新伊拉克会承认以色列。

不过,现实是大相径庭的。伊拉克的新领导人们早在萨达姆独裁期间就对伊朗的支持十分受用,他们与德黑兰的关系向来交好。因此,有观点认为伊朗是伊拉克战争中最大的政治赢家。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巴格达的什叶派实力得到了大大加强。自美国撤兵以来,华盛顿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就逐渐减弱。美国甚至都未能在以制裁核计划孤立伊朗的行动中得到伊拉克的支持。

5、预算案拖延6个月勉强通过

伊拉克政府于2012年10月通过了2013年预算草案,但直至2013年3月才在议会勉强通过。如此拖延的原因在于中央政府与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在开发油田的拨款和利益分配上存在严重分歧。库尔德族议员要求下拨35亿美元,但中央政府只同意拨款6.5亿美元。

6、95%的收入来自石油

伊拉克95%的国家收入来自石油,这是一种绝对依赖。最新预算中的石油出口收入以国际原油价格每桶90美元和日出口290万桶原油为依据进行计算。伊拉克政府曾多次强调将努力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但并不成功。

目前,伊拉克国内生产总值的约60%都来自石油。2012年10月至11月,伊拉克日均出口原油量达262万桶,不仅大大超过了遭侵略前的数字,还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产量。其中绝大部分产自南部油田。伊拉克可能已经达到了其石油生产的峰值。无论怎样,以目前的原油价格来看,石油产业将为伊拉克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仅2013年1月伊拉克依靠石油就获得了76.72亿美元的收入。

7、23%的贫困率

尽管近几年来伊拉克的一些行业生产有所改善,但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仍有23%的伊拉克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的一项调查指出,当年伊拉克5岁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37/1000。当然,这一数字已经比世界卫生组织一年前统计的45/1000有所下降。目前几乎所有伊拉克妇女都能够在医院或者诊所分娩,即便是在农村。此外,99%的儿童都被政府记录在册。

在如今的伊拉克,18至29个月的婴儿中过半已经能够及时接种。但很多儿童仍生活在非常糟糕的条件下。有1/4的儿童还因营养不良而出现生长发育问题。极端营养不良率为4%。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目前仍有约190万伊拉克人在忍饥挨饿,这一数字占伊拉克总人口的5.7%。4年前这一比例为7.1%。

此外,在伊拉克的小学校园中,女童的比例明显增加,几乎占到了一半。但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伊拉克教育的胜利。尽管90%的儿童都能够接受小学教育,但其中只有40%能够顺利毕业。很显然,这个国家需要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但政府似乎无所作为。更难的是弥补已有的差距,30%的15至25岁伊拉克女性是文盲。

8、10%的失业率

目前伊拉克失业率的官方数据为10%,但谁都不会对此买账。一些独立分析将这一数字定在35%左右,不过确切数据无从查找。2008年,伊拉克的公共岗位占所有就业岗位的43%,这是欠发达国家中的最高数字。在政府部门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控制方式,也能借此维持地方领导人对政府的效忠。

政府竞争力低下也是可以用来解释为何伊拉克完全依赖石油生存的最明显因素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伊拉克是全球贸易水平最差的国家之一。该国的每个部门都是政治领袖用来给拥趸提供饭碗的堡垒,想要获得任何许可都会遭遇重重困难。

9、医疗预算仅执行58%

到年底多个部门没能花完全部预算是非常奇怪的现象,但这在伊拉克却是常事。2011年,伊拉克卫生部仅执行了58%的预算,教育部为57%,住房部为70%,工业部为94%。大型工业项目生成就业岗位的能力一目了然,但教育和医疗等社会投入就无法如此受到石油收入的眷顾了,因为政府效率低下,人员素质不高。

10、土耳其对伊出口108亿美元

土耳其是伊拉克战争最大的贸易赢家。土耳其对伊出口连年增长,到2012年已经达到108亿美元。对土耳其来说,伊拉克这个邻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德国的重要市场。土伊两国政府关系前所未有地亲密起来。当然伊拉克日益增长的石油产量也是一大吸引力。除了贸易外,2012年土耳其企业还参与了伊拉克约35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伊拉克菜好吃不

(就实际而言,不好吃,不大对华人口味,不过也吃的下)

阿拉伯人善于烹调,食物丰富多彩。其饭菜的特点是甜、香、油腻。咖啡和茶是每天不可缺少的饮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禁吃猪肉,不吃外形丑恶和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等,也不吃已死的动物。如猎取野味时,打中后猎人即趁血还没有凝固时,迅速割断其喉头,否则就不能吃。

阿拉伯菜适合所有的酱料、沙拉、肉类和将主食混合吃,可以用面包夹肉、酸奶拌饭、鹰嘴豆酱拌肉、沙律与烤肉交替著吃等,这样荤素搭配,健康又美味

一提起阿拉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千零一夜》中华丽的宫殿、蒙著面纱的婀娜女郎、阿拉丁的神灯等,无不散发著神秘的色彩。其实,在阿拉伯地区除了这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外,还有美味诱人的佳肴。

纽约有不少阿拉伯族裔,正宗的阿拉伯美食并不难寻觅。这周我就为大家介绍阿拉伯美食,并推荐几家地道的阿拉伯餐厅。

吃阿拉伯菜,分汤、冷头盘、热头盘、主菜和甜品几部分,不过大可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顺序,按自己的喜好混合搭配著吃也可以。

豆子汤(Lentil Soup)是阿拉伯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汤。这是一种用小扁豆和胡萝卜、土豆、芹菜、洋葱等熬制的浓汤,非常鲜美开胃。喝的时候挤几滴柠檬汁,汤的味道会更好。

阿拉伯菜的冷盘主要有三种形式:沙拉、酱料和腌物。沙拉中最基本的是中东沙拉(Middle Eastern Salad),其配料主要是黄瓜、番茄、洋葱、柠檬汁、橄榄油。这道沙拉口感丰富,酸中带甜,略有涩味,很是开胃。值得一提的是沙拉中的一种碎绿叶蔬菜——洋芫荽(Parsley),这是阿拉伯菜肴中很重要的一种香料,味道有点儿苦涩,中东沙拉其独特的味道就来自于洋芫荽。中东沙拉再拌上碎角片全麦粉,略加改变就成了著名的塔博勒沙拉(Tabouleh Salad)。

和这两道沙拉相比,更具特色的是黄瓜酸奶沙拉(Cucumber-Yogurt Salad)。这是由粘稠的酸奶拌上黄瓜块和碎薄荷制成的,这道沙拉非常清凉健康。不过阿拉伯菜里的酸奶味道很强烈,酸味重、奶味浓,刚开始吃可能不太习惯。

一般阿拉伯餐厅会配给免费的皮塔饼(Pita),这种看起来和吃起来感觉都像烙饼的面食,是阿拉伯人最基本的主食,每一天每一顿饭都会出现在餐桌上。吃皮塔饼配沙拉吃是再合适不过的,配各种酱料式的冷盘也很好吃。阿拉伯菜中酱料式的冷菜最重要的要算鹰嘴豆泥(Hummus)和茄泥(Baba Ghannoush)了。

鹰嘴豆泥是一道非常传统的阿拉伯菜,也是一道必点的菜式。很多阿拉伯人用皮塔饼蘸著鹰嘴豆泥吃就是一顿最常见的饭餐了。据说鹰嘴豆主要产于中国,不过因为中国人不喜欢吃,大部分都出口到中东了。这道菜乍看上去白白的一团,还以为是奶酪,其实是把鹰嘴豆磨成豆蓉,浇上芝麻酱,淋上橄榄油,再配上特制的东方香料混合而成。豆泥的味道酸中带咸,醇和甘香。用酱料来配无味的主食会增加出很多与众不同的味道。

阿拉伯菜非常讲究运用香料来调味,他们的香料比中国菜用到的还要多,阿拉伯菜的好玩儿之处正在于酱料,可以凭食客的喜好随意搭配,既可以直接单吃,又可以配皮塔饼吃,也可以和饭拌著吃,还可以蘸牛羊肉吃,总之怎麽吃都好吃。

茄泥是另一种美味的酱料,由蒸熟捣碎的茄子,加上大蒜、芝麻酱、香料和柠檬汁调和而成,味道和口感与鹰嘴豆泥略有不同,但同样都非常醇香可口,令人胃口大开。

另外,像腌辣椒、腌蚕豆、腌茄子等冷菜,看上去其貌不扬,味道却常常给人惊喜。选择性吃上一些,会发现其不仅制作得非常精致,味道还特别浓郁。尤其是蚕豆,加入了八角等香料,煮熟搅烂,再配以其他香料,多种烹制功夫后,待送入口中,一股特殊的豆香在唇齿间弥漫。

阿拉伯菜中各种前菜,不论冷盘热盘都非常重要。因为阿拉伯人的主要食物是皮塔饼、牛羊肉,有时候还吃点米饭,比较简单。但是搭配了各种香料及酱料、沙拉、腌制物等,就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口味。

说到阿拉伯菜中的热头盘,就不得不说炸蔬菜球(Falafel)了。这也是一道传统菜式,一个个小巧的褐色鸡蛋模样,非常可爱。小麦碎包裹著松子、鹰嘴豆、洋葱粒、阿月浑子果实等油炸成松软酥香的小球,可以作茶点和主食。因为炸得比较透,所以很干,一定要拌著酱料或酸奶吃。鹰嘴豆泥炒羊肉松子也是一道很美味的热头盘哦,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不妨一试。

阿拉伯地区的肉类烹制方法以烧烤为主,而且一定要拌著沙拉、酱料、皮塔饼一起才好吃。把皮塔饼撕出一小片,包进烤肉、鹰嘴豆泥及沙拉,一同塞入口中。肉和菜一起吃,也就不容易腻了。

因为宗教的关系,阿拉伯地区的人们一般不吃猪肉,所以牛、羊、鸡肉成为主要的肉类食材。也同样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他们觉得动物的血是肮脏的,不能食用,所以烹制肉类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挤干血水。这样做出的肉因缺少肉汁而略为干硬,所以需要清爽多汁的沙拉来调和。不过烤肉虽干,但是用大量独特香料腌制过,肉感十足之余还能充分带出肉香,而且没有膻味。

阿拉伯地区比较热,早晚温差大,羊肉性温,是他们的最爱。羊肉的烹调也很讲究,事先一定要充分腌制,而羊背、羊肩、羊胸的肉则搭配不同的做法、不同的香料。除了烤,炖与炒也是常见的烹饪手法。阿拉伯菜中有很多食物颜色看起来火红,但实际不辣,那是因为阿拉伯人爱用番茄作佐料,吃起来是甜咸的味道。

在阿拉伯菜中,米饭也是主食之一。不过阿拉伯人吃的米饭和我们平时吃的大白米饭有所不同。这种米比较细长,是黄色的,没有粘性,一粒一粒的。吃起来很香,有嚼头,不过比较干。所以这种米饭的吃法和我们平时的吃法也不一样,需要把沙拉或者酸奶等拌进米饭吃,这样不仅不会觉得干了,味道还更加丰富。

饭后来上一份阿拉伯特色的甜品就更完美了。阿拉伯的甜品普遍制作精美,甜度很高,多由果仁、蜂蜜、白糖等制成。比如薄皮蜂蜜果仁酥(Baklava)是一种由油面团、果仁和白糖制成的多层糖饯,吃起来松脆香甜。其他甜品还有千层细面果仁酥(Warbat)和炸阿拉伯甜面巢(Hariseeh)等,都非常甜。

到阿拉伯菜餐厅吃饭要注意尊重伊斯兰的文化和宗教习俗,比如不能说猪肉等词,不能用左手吃饭。阿拉伯人一般不喝含酒精的饮料,所以很多阿拉伯餐厅都不提供酒,如果想在用餐时佐酒的话,最好提前打电话问下餐厅能否自带酒水。

三、北京哪有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东等国家的餐厅?

东三环长虹桥西侧,兆龙饭店对面,一共有2家

1、一千零一夜餐厅,听名字应该是穆斯林餐厅

2、伊朗餐厅,波斯情调

两家比肩而立。